[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型逆变器的监控光伏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1174.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泓 |
主分类号: | H02S10/20 | 分类号: | H02S10/20;H02J13/00;H02M7/00;H01R13/6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型 逆变器 监控 供电系统 | ||
1.一种基于新型逆变器的监控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源模块(T-100),设置于家庭屋顶端,能够接收太阳能且将其转化为电能用于家庭电能的供应源;
智能控制模块(T-200),其输入端与所述能源模块(T-100)的输出端连接,能够将来源于所述能源模块(T-100)转化的电能控制输出,且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还包括充电模块(T-201)、放电模块(T-202)、计量模块(T-203),三者均作为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的输出模块;
储电模块(T-300),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所述充电模块(T-201)将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中接收的电能存储备用;以及,
转换模块(T-400),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直流转换器(T-401)以及逆变器(T-402),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将所述储电模块(T-300)中存储的电能通过所述放电模块(T-202)分别输送至所述直流转换器(T-401)中以及所述逆变器(T-402)中对应供给直流用电器(T-401a)和交流用电器(T-402a)使用;
其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还包括监控模块(T-204),其还包括互感器(T-204a)、载波脉冲信号检测装置(T-204b)、载波脉冲信号发送装置(T-204c)和电流检测装置(T-204d),由所述智能控制模块(T-200)母线上的信号通过所述互感器(T-204a)后,一方面流入所述载波脉冲信号检测装置(T-204b)中用以接收及解析直流载波信号,另一方面流入所述电流检测装置(T-204d)用以测量直流母线的直流电流值;且直流母线信号通过互感器(T-204c)后,再一方面流入拉弧信号检测装置(T-204e)用以检测直流母线上是否出现拉弧现象;
其中,所述逆变器(T-402)包括内部设置有电子元件和散热元器件的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一侧端面向内方向切除后形成凹槽(101)、盖合于所述壳体(100)上的壳盖(200)以及与设置于所述凹槽(101)内的接孔(101a)对接的接头组件(A),且所述接头组件(A)的另一端与外接头(B)连接;其中所述接头组件(A)包括接线本体(300),其包括线端头(301)和旋接件(302),所述线端头(301)设置于所述接线本体(300)一端,所述旋接件(302)与所述线端头(301)连接;以及套管(400),套设于所述接线本体(300)外侧,其包括第一套管(401)和第二套管(402),两端对称的所述第一套管(401)分别与所述接孔(101a)和所述外接头(B)连接;所述第二套管(402)位于所述线端头(301)处,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401)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逆变器的监控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头(301)为所述接线本体(300)一端上沿内径向外扩张的部分,其还包括第一凹槽(301a)、凸块(301b)、固定销(301c)、限位块(301d)以及弹片(301e);
若干所述第一凹槽(301a)环形排列设置于所述线端头(301)的边缘环面上,所述固定销(301c)与所述凸块(301b)设置于所述端头(301)的侧面,且所述限位块(301d)与所述固定销(301c)连接,所述弹片(301e)与所述凸块(301b)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件(302)与所述线端头(301)相适应,其还包括第二凹槽(302a)、旋转空间(302b)、固定孔(302c)、限位槽(302d)以及对钩件(302e),
所述第二凹槽(302a)环形排列设置于所述旋接件(302)的边缘环面上,所述旋转空间(302b)设置于所述旋接件(302)的一侧面,所述限位槽(302d)与所述对钩件(302e)均设置于所述旋接件(302)的另一侧面,且所述固定孔(302c)设置于所述旋接件(302)的中心,贯穿并连通所述旋转空间(302b)与所述限位槽(30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泓,未经赵志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1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排气层的冷铁及其制备方法、铸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度精密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