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1165.3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曲美君;邓力;李书芳;张贯京;葛新科;张红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21/00;H01P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耦合器 馈电网络 单层 宽带 矩形环 体积小型化 技术效果 变宽 带宽 | ||
1.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包括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其中:
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矩形环、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及第十一传输线;
所述第一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顶角的位置,所述第一传输线还与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四端口;
所述第四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四传输线还与第五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五传输线与所述第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六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五端口;
所述第七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一端口;
所述第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第八传输线还与第九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九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一传输线连接;
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矩形环、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第十八传输线、第十九传输线、第二十传输线、第二十一传输线及第二十二传输线;
所述第十二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二传输线还与第十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三传输线与所述第十四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四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二端口;
所述第十五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五传输线还与第十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六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七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三端口;
所述第十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十八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六端口;
所述第十九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顶部的位置,第十九传输线还与第二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二传输线连接;
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一耦合器的正下方,第一耦合器中的第一端口与第二耦合器中的第六端口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第三传输线形成的结构与所述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形成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矩形环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形成的结构与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形成的结构相对于第二矩形环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及第六端口均为输入端,所述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及第五端口均为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传输线及第二十一传输线均为隔离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第三传输线形成一个顺时针的钩子形结构,所述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形成一个逆时针的钩子形结构,所述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及第十四传输线形成一个顺时针的钩子形结构,所述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及第十七传输线形成一个逆时针的钩子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及第四传输线均为水平连接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及第五传输线均为倒L形结构,所述第三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为L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第十二传输线及第十六传输线均为水平连接线,所述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所述第十六传输线及所述第十七传输线均为L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环中的内环的长边均为L1=21mm、短边均为L2=15mm,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左右两侧的宽度均为W1=5.1mm,内环与外环之间的顶部及底部的宽度均为W2=3.12mm;
第二矩形环中的内环的长边均为L1=21mm、短边均为L2=15mm,第二矩形环中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左右两侧的宽度均为W1=5.1mm,第二矩形环中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顶部及底部的宽度均为W2=3.12mm;
所述第一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十二传输线及第十五传输线的长度均为La=21.1mm,宽度均为Wa=1.15mm;
所述第二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十二传输线及第十六传输线的短边的长度均为Lb1=5mm、长边的长度均为Lb2=10.9mm,宽度均为Wb=0.61mm;
所述第三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及第十七传输线的长边的长度为Le=18.9mm,宽度为We=1.66mm;
所述第七传输线及第十八传输线的水平短边的长度均为Lc1=11mm,水平长边的长度均为Ld=21.4mm,水平长边与水平短边之间的距离均为Lc2,宽度均为Wc=0.9mm;
所述第八传输线及第十九传输线的长度均为La=21.1mm,宽度均为Wd=1.05mm;
所述第九传输线及第二十传输线的水平短边的长度均为Lb4=2.8mm,水平长边的长度均为Lb3=6mm,宽度均为Wb=0.61mm,水平短边与水平短边之间的高度均为R0=3.4mm;
所述第十传输线及第二十一传输线的宽度均为Wb=0.61mm,长度均为L8=0.61mm;
所述第十一传输线及第二十二传输线的长度均为L7=4mm,宽度均为We=1.6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1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圆极化天线
- 下一篇:一种天馈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