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90839.8 | 申请日: | 2017-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余毓琛;邢莉;王新珂;张虹翌;李丹;匡成华;孟范兵;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约束 型卡槽式箱型 涵洞 钢筋混凝土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包括:底梁、两个侧梁和顶梁;两节箱涵的连接位置形成沉降缝,顶梁安装在沉降缝上方并覆盖沉降缝,底梁安装在沉降缝下方并托乘箱涵,两个侧梁分别安装在沉降缝两侧;底梁、两个侧梁和顶梁构成口字形封闭结构并包覆沉降缝的包箍;底梁为凹字型结构,箱涵底板的端头为下凸结构并与底梁的凹形结构相契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包箍的刚度与包箍底梁的卡槽作用,有效限制箱涵分缝水平张开,从而实现箱涵外置包箍由二维约束作用转变为具有三维约束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取水、输水、排水工程中,箱涵是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物型式,具有从河道取水、连接上下游渠道输送渠水、排泄洪水或涝水等作用。箱涵洞身一般每隔8~15m一节,节与节之间平接,预留缝宽20mm左右,缝间设止水。由于涵洞地基或节间涵洞上部荷载不均匀等原因,可能导致涵洞节与节之间产生水平位移或不均匀沉降,致使节间缝张大,止水破坏,影响安全。传统的做法一般为约束箱涵节间不均匀沉降等有害变形,分缝处柔性材料包裹、外抹砂浆、外置普通钢筋混凝土矩形包箍等,协调箱涵节与节之间垂直变形。在工程实践中,一些工程因地质和荷载等原因,箱涵产生水平位移,节间缝水平向张大,进而止水破坏,对工程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约束箱涵水平位移,对包箍的结构形态进行改进,在包箍底梁增设卡槽,限制箱涵水平位移。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包括:底梁、两个侧梁和顶梁;两节箱涵的连接位置形成沉降缝,顶梁安装在沉降缝上方并覆盖沉降缝,底梁安装在沉降缝下方并托乘箱涵,两个侧梁分别安装在沉降缝两侧;底梁、两个侧梁和顶梁构成口字形封闭结构并包覆沉降缝的包箍;
底梁为凹字型结构,箱涵底板的端头为下凸结构并与底梁的凹形结构相契合。
优选地,箱涵外壁与包箍之间预留变形缝,且变形缝中填塞柔性填充材料。
优选地,变形缝宽20mm。
优选地,顶梁和侧梁为矩形,且矩形的边长为1.0~1.5倍的箱涵底板厚度。
优选地,底梁下部的矩形结构的宽B为2.4~3.0倍箱涵底板的厚度,高H为1.0~1.5倍箱涵底板的厚度;底梁单侧上部凸起的宽度为b,高度为h,其中,h为50~100mm,b=(B-L1-2×L2)/4,L1为箱涵沉降缝宽,L2为包箍与箱涵外壁间变形缝的宽度。
优选地,箱涵底板端部向下形成的凸起,其宽为b1,高为h1,h1为50~100mm,b1=(B-L1-2×L2)/4,L1为箱涵沉降缝宽,L2为包箍与箱涵外壁间变形缝的宽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包箍的刚度与包箍底梁的卡槽作用,有效限制箱涵分缝水平张开,从而实现箱涵外置包箍由二维约束作用转变为具有三维约束作用。本发明利用钢筋混凝土包箍的刚度与包箍底梁的卡槽作用,有效限制箱涵分缝水平张开,从而实现箱涵外置包箍由二维约束作用转变为具有三维约束作用。
本发明,采用外置口字形型钢筋混凝土包箍,包箍与箱涵外壁间的缝隙与填充料,允许箱涵的正常结构变形,满足箱梁结构变形及箱涵与包箍间的变形协调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三维约束型卡槽式箱型涵洞钢筋混凝土包箍结构应用场景的纵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箱涵端头与底梁包箍断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涵回填结构及回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水上平台伸缩防横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