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寻人寻物以及记录信息的二维码手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0393.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聪聪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A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联系方式 手环 记录信息 寻人寻物 快速读取 信息客户 智能设备 住址 扫描 样式 并用 承载 印刷 帮助 | ||
本发明有关一种适于寻人寻物以及记录信息的二维码手环,主要将一种平面样式、并具有各种信息的二维码印刷在手环上,二维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客户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第一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第二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病史等,并用特殊材料予以保护,可通过各种智能设备扫描并快速读取,以便于帮助承载二维码的本体并及时联系其家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寻人寻物以及记录信息的二维码手环,尤其指一种提供使用者便于携带、不易丢失、长久保留、快速读取、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应用和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6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截止至2015年,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比例为28%。
根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而平均每天就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顾问专家、白皮书执笔人熊贵彬副教授介绍说,调查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约有25%的老人会出现再次走失。同时,白皮书数据也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伴随着老龄化以及现代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偏大,各类突发性疾病增多,很多人外出突发疾病时,身边并没有亲人朋友;低龄儿童由于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走失、迷路以及在假期出现安全隐患。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路人不能及时联系家人,导致悲剧发生。
现有技术的类似产品是在塑料牌或其他介质上印刷二维码,并用别针别在衣服上或粘贴在人身体上,现有的技术存在带来诸多不便、易损坏、不宜保留,倘若粘贴在身体上会引起皮肤不适、不牢固更不美观、不便于他人及时发现并扫描二维码等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经过搜集相关资料,由多方评估及考量,设计出此种提供使用者便于携带、不易丢失、长久保留及快速读取的应用和方法发明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将生成的唯一二维码打印手环上,并提供快速扫描获取信息,快速有效帮助承载二维码的本体,以便于本体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与现有携带于身上的标牌或粘贴于随身物或身体上所产生的不牢固、不美观、不便利、被不法之徒利用等缺失相较来说,本发明极具有牢固、美观、便利、安全无害的进步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为:
一种适用所有群体的寻人系统和方法,该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1.由需求群体个人或家人注册系统,并录入相关信息。
2.根据录入的相关信息,由系统生成用户唯一二维码标识,并由用户自行保存加密。
3.将上述生成的唯一二维码标识通过技术手段印刷在手环上并加以保护。
4.用户个人及家人通过登录系统后台维护用户资料。
5. 通过智能设备扫描二维码图案,由系统发送承载二维码本体的位置信息给家人,并可查看二维码信息所留下的第一联系人及第二联系人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及其他通讯工具联系及时联系家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聪聪,未经黄聪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读码系统及读码方法
- 下一篇:光电子器件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