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9924.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基;周博轩;冯兆丰;石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骏码凯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44 | 分类号: | C08G77/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朱明华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质子性溶剂 室温硫化硅橡胶 脱醇 制备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 高温老化 基础溶剂 耐黄变性 透明无色 重量配比 交联剂 增粘剂 表干 发白 胶料 催化剂 固化 | ||
一种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60份;交联剂1‑8份;基础溶剂20‑200份;催化剂0.5‑3份;非质子性溶剂0.1‑3份;增粘剂1‑8份。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一种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具有无色透明的胶料外观,表干时间短,固化后胶体透明无色不发白,且高温老化过程耐黄变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封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胶密封胶由于在耐高温、耐候性以及耐黄变等方面较传统灌封胶如环氧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等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建筑防水、电子电器、交通运输、电气绝缘等行业有广泛应用。单组分脱醇型室温硫化硅胶密封胶由于在交联固化过程中释放出无毒无腐蚀性的小分子醇类,对基材无腐蚀性,且无需高温固化,对设备要求低,操作便利,因而是很多防水防潮封装工艺的第一选择。
目前,多数脱醇型硅胶密封胶的催化剂为钛酸酯类或有机锡类,表干时间可通过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调节。由于催化剂本身固有颜色及易水解等原因,过高的催化剂添加量虽能明显降低密封胶的表干时间,但胶料外观通常带有颜色,固化过程中易发白而影响外观,且固化后的密封胶在高温老化过程中其耐黄变性能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这种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具有无色透明的胶料外观,表干时间短,固化后胶体透明无色不发白,且高温老化过程耐黄变性能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质子性溶剂型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60份;交联剂1-8份;基础溶剂20-200份;催化剂0.5-3份;非质子性溶剂0.1-3份;增粘剂1-8份。
上述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即107硅胶)可以是粘度为5000-100000cps、羟基含量为0.5-10%的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上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即201硅胶)可以是粘度为20-500cp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上述交联剂为多烷氧基官能团的硅烷化合物。优选上述交联剂为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乙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硅酸异丙酯和正硅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上述基础溶剂主要起溶解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交联剂及催化剂的作用,优选为与烷烃相容性高,溶剂挥发性高的非极性有机溶剂或低极性有机溶剂。优选上述基础溶剂为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碳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上述催化剂为钛酸酯类或有机锡类。优选上述催化剂为钛酸异丙酯、钛酸正丁酯、钛酸叔丁酯、2-乙基-1-己醇钛、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四(三甲基硅氧基)钛、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和二甲氧基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上述非质子性溶剂能够加速脱醇室温硫化硅橡胶交联固化的反应速率;且由于非质子性溶剂本身大多为无色透明,不会因添加量过多而导致胶料带有颜色影响外观。优选上述非质子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乙醚、丙酮、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骏码凯撒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骏码凯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