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草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89767.5 | 申请日: | 2017-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英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痤疮 中草药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草药组合物,该中草药组合物由土贝母、牡丹皮、大黄、白芷、金银花、黄芪、板蓝根、白鲜皮、麻黄、赤芍、元胡、黄柏、槟榔、葛根、鹅不食草、山药、冬虫夏草、墨旱莲、吴茱萸、天麻、茯苓、茵陈、金银花、桂枝、大枣、没药制作而成;本中药配方针对痤疮进行辨证配伍组方,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具有清热利肺,清肝养肾,活血祛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具有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较为常见的面部损容性皮肤病之一,其发病率极高。痤疮在古医籍中被称为“痤疿”、“面疱”、“粉刺”、“酒刺”、“风刺”等,现代仍称“粉刺”,俗称“青春痘”。皮脂腺是皮肤毛发的附属结构,其分泌液是营养与润泽皮肤与毛发的物质,能维持表皮、皮毛柔润有光泽,缺少了皮脂液,皮肤会变得粗糙,毛发则脆而易断。皮脂液同时又可以成为微生物、寄生虫赖以生存、繁殖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皮脂液分泌旺盛的油性皮肤,它是促使微生物、寄生虫能大量繁殖致病的基础,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机能好,皮脂液旺盛,因而成为痤疮的易患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影响美容,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目前西医有很多的治疗药物,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草药组合物,该中草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痤疮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作而成:土贝母20-30份、牡丹皮15-25份、大黄10-15份、白芷20-30份、金银花15-20份、黄芪10-15份、板蓝根10-15份、白鲜皮8-14份、麻黄8-14份、赤芍8-14份、元胡8-12份、黄柏8-12份、槟榔8-12份、葛根10-15份、鹅不食草10-15份、山药10-15份、冬虫夏草8-12份、墨旱莲15-25份、吴茱萸5-10份、天麻5-10份、茯苓6-12份、茵陈6-12份、金银花10-15份、桂枝10-15份、大枣10-15份、没药20-30份。
作为优选,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作而成:土贝母25份、牡丹皮20份、大黄13份、白芷25份、金银花18份、黄芪13份、板蓝根13份、白鲜皮12份、麻黄12份、赤芍12份、元胡10份、黄柏10份、槟榔10份、葛根13份、鹅不食草13份、山药13份、冬虫夏草10份、墨旱莲20份、吴茱萸8份、天麻8份、茯苓9份、茵陈9份、金银花13份、桂枝13份、大枣13份、没药25份。
土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效。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痈排脓之功效。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
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英,未经张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缓冲液配液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散黄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