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9762.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姚青;陈猛;周杨;朱红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2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单香杰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鹃花 菌根 真菌 功能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及其应用。一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14‑16,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黏毛菌科(Myxotrichaceae),该菌株于2017年6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82。本发明从野生蓝莓根系分离出菌株14‑16,将其接种至栽培品种蓝莓“蓝雨”的根系后,能侵染蓝莓毛根,并在根表皮细胞形成典型的菌丝圈结构;此外,通过接种试验表明,菌株能显著促进栽培蓝莓地上部的生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蓝莓,学名越橘,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
菌根真菌(Ericoid mycorrhizal fungi, EMF)是一类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一种特殊共生联合体的土壤真菌,实际上这种共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寄生现象,只是这种寄生的程度两者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其中,有一些真菌对一种植物来说是共生的,而对另一种植物则是严重致病性的。另外,有研究表明,有些互利共生关系的菌根真菌可在侵染植物根系后,能提高植物对土壤中营养的吸收,提高植物对土壤中可溶性无机N、P的吸收和有机或者难溶N、P复合物的利用,提高植物幼苗的生长能力和质量。
因此高效菌根真菌的筛选与应用对于蓝莓栽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应用菌根真菌一方面,能增强蓝莓抗逆性和养分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栽培引种成功率;另一方面,菌根真菌可与适宜有机肥复配,形成功能性的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野生蓝莓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该菌株能侵染蓝莓毛根,并在根表皮细胞形成典型的菌丝圈结构;而且可显著促进栽培蓝莓地上部的生长。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新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14-16。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14-16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生长促进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蓝莓的生长促进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14-16,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黏毛菌科(Myxotrichaceae)、Oidiodendron sp.,该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17 年6月1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82,生物材料保藏分类命名为Oidiodendron sp.。
该菌株是通过真菌纯培养物形态学、分子手段和回接蓝莓根系侵染形态观察三种方法联合鉴定,从野生蓝莓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该菌株生物学特征为:丝状真菌,不产孢,菌丝有隔;在PDA平板上,菌落形态为圆形、扁平、全缘,颜色呈白色,毡状;该菌株纯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 6.0。
该菌株能侵染蓝莓毛根,并在根表皮细胞形成典型的菌丝圈结构;而且可显著促进栽培蓝莓地上部的生长。
因此,所述的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功能菌株14-16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