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震动回收铅粉的铸板机料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9411.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2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春光;陈敏;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龙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震动 回收 铅粉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震动回收铅粉的铸板机料架。
背景技术
铸板机又称板栅铸造机,是蓄电池行业中必备的专用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融化的铅液注入模具中,经冷却成型,然后通过运送及切边工序得到所需要的板栅成品。
铸板机包括带有滑道的机身主体、切刀装置和收板机构,切刀装置布置在滑道的末端,收板机构包括翻板和平行布置的板栅支撑导轨。铸板机的模具开模后,成型的板栅毛坯落入滑道内,切刀装置将板栅毛坯上的浇口切除,板栅滑落到翻板上,并由翻板转移至支撑导轨,然后由人工进行收集。
在板栅收集到料架上后,由人工手持刀具对板栅顶面裁剪边缘的毛刺进行修理,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另外,刮落的铅粉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影响车间生产环境,危害工人身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震动回收铅粉的铸板机料架,利用设置在料架上刮板修整板栅边缘毛刺,提升作业效率;设置料斗及时回收刮落的铅粉,避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并安装有振动台,将成组的板栅分散,振落附着在板栅上的铅粉。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震动回收铅粉的铸板机料架,包括料架,所述料架朝向铸板机本体的一侧设有翻板,和接收板栅进入的支撑导轨;
设有横跨在料架上的底座,底座内设有导向杆;沿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的滑动座,滑动座的底部安装有修整毛刺用的刮板;
所述料架的底部设置有接收刮落铅粉用的料斗,料斗的顶面覆盖有网板,底部设有回收铅粉用的料盒;
在所述支撑导轨的末端连接有接料导轨,该接料导轨安装在振动平台上,接料导轨的下部设有引导铅粉进入所述料斗的斜板。
本发明中,由铸板机出来的板栅由翻板转移至支撑导轨上,人工对板栅排列分组,在每组板栅进入底座的下部时,沿导向杆推动滑动座,与滑动座同步运动的刮板对板栅顶部的毛刺进行修整,相较于人工修整,具备更好的工作效率;同时,修整毛刺后的铅粉下落,通过料斗回收至料盒内,网板可阻挡板栅或其他工具落入。
将刮板修整后的板栅推到接料导轨,启动振动平台,排列的板栅逐渐分散,板栅间或者附着在板栅上的铅粉被振落,由斜板引导落入料斗内,最终回收在料盒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接料导轨的末端安装有挡块,用于限定板栅推到接料导轨上的位置。
为便于所述的料盒的装卸,作为优选的,所述料盒的两侧安装滚轮和与所述滚轮配合的C型导轨。即采用抽屉式结构安装的料盒,设置的滚轮和C型导轨,便于料盒的推拉操作。
为保持滑动座的移动平衡,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为平行设置的两条。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压板,升降压板通过穿过滑动座的连杆与刮板连接。
升降压板可相对滑动座作升降运动,刮板通过连杆连接至升降压板,向下压所述的升降压板,刮板与板栅边缘接触,以修整毛刺。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顶面设有引导所述升降压板的导杆,用于引导升降压板的升降运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杆上套设支撑所述升降压板的弹簧,在毛刺修整完后,弹簧驱动升降压板和刮板上升复位,避免刮板影响板栅在料架上的位置转移。
为便于所述升降压板的按压和推动操作,作为优选的,所述升降压板的顶面安装有手柄。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利用设置在料架上刮板修整板栅边缘毛刺,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在底部设置料斗和料盒,及时回收刮落的铅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铸板机料架的结构图;
图2为刮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铸板机料架,包括料架1,料架朝向铸板机本体的一侧设有翻板2和接收板栅进入的支撑导轨3;设有横跨在料架1上的底座5,底座5内设有导向杆6;沿导向杆6滑动配合的滑动座7,滑动座7的底部安装有修整毛刺用的刮板4。
本实施例中,由铸板机出来的板栅由翻板2转移至支撑导轨3上,翻板2由电机或者气缸驱动,人工对板栅排列分组,在每组板栅进入底座5的下部时,沿导向杆6推动滑动座7,与滑动座7同步运动的刮板4对板栅顶部的毛刺进行修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龙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龙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