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8594.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万学平;高洁;张天舒;刘文清;李岭;刘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区 激光雷达信号 激光雷达 校正 滤波器 大气污染物 近场信号 同轴探测 信号校准 重叠因子 近地面 校准 反演 污染物 探测 修正 时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基于同轴探测模块的激光雷达,通过对过渡区信号校准,修正近场信号,过程中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信号做滤噪处理,并对过渡区信号进行几何重叠因子校准,以更好地反演近地面污染物的时空演变,可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雷达,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光源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强、准直性高以及高亮度、大功率等特点,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气、环境、气象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激光雷达是以激光为光源的一种探测装置,其发射的激光光束在大气中传输时,受到传输路径上的大气衰减(主要来自大气气溶胶分子和空气分子的消光),同时一部分被气溶胶和空气分子散射的激光沿原路返回,并且再次受到传输路径上大气的衰减,最终被激光雷达接收。
当前激光雷达的主要是采用折返式的光路结构,但这种结构的接收角较小,导致低空信号无法全部接收,造成过渡区(通常为300米至500米)回波信号与真实大气信号不一致,极大降低了激光雷达在近场区域探测的准确性。过渡区大气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因此对激光雷达过渡区信号进行校正,对于了解和探究边界层大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精确地反演多波长激光雷达近场大气光学参数,扩大激光雷达近地面有效探测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所述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获得激光雷达的几何重叠因子FOverlap(z);
(A2)利用所述几何重叠因子校正所述激光雷达采集的信号。
根据上述的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优选地,所述几何重叠因子的获得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11)在洁净的大气环境下,利用激光雷达获取大气分子瑞利散射的信号曲线P0(z);
(A12)根据原始信号基线获取背景噪声N,得到有效信号E0(z):
E0(z)=P0(z)-N,
(A13)根据所述有效信号E0(z)可得到距离平方校正信号PRR0(z):
PRR0(z)=E0(z)·z2,
(A14)根据标准大气分子模式,得到大气分子的消光廓线EXTm;根据 PRR0(z)信号及EXTm拟合得到大气瑞利信号PRRRayleigh(z);
(A15)得到几何重叠因子FOverlap(z):
Foverlap(z)=PRR0(z)/PRRRayleigh(z)。
根据上述的激光雷达信号过渡区的校正方法,优选地,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激光雷达采集原始信号P(z);
(A22)根据信号基线获取背景噪声N,得到有效信号E(z):
E(z)=P(z)-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