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8202.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态铜包钢线 生产工艺 高温回火 铜包钢线 延伸率 拉拔 电沉积前处理 厚处理电沉积 预处理电沉积 防氧化处理 工艺生产 氨分解 防氧化 酸电解 回火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下列步骤:拉拔、高温回火、电沉积前处理、酸电解、水洗、预处理电沉积、水洗、厚处理电沉积、水洗、防氧化、干燥、拉拔、水洗、防氧化处理和氨分解高温回火。该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的优点是生产的铜包钢线的延伸率≥10%,比传统回火工艺生产出来的铜包钢线的延伸率至少可提高一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数据通信线缆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专业通信领域,如数据中心、金融保险、工业自动化、交通工具、军事通信等领域。对数据通信线缆的速率可靠性、电磁屏蔽性能、机械性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传输介质也从同轴电缆转向了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从最初的1类、3类、5类发展到了现在的超5类、6类、超6类、7类。现在的双绞线都采用价格非常高的纯铜线作为内芯导线,我国是铜资源稀缺国家,因此寻找铜线的替代材料已成为当务之急。铜包钢线集合了钢的高强度、高韧性与铜良好的导电性,复合后产生良好的高频性能。利用其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广泛用于邮电,通信和有线电视等数字、信号传输领域。但由于其传统工艺的落后及技术上的缺陷,经拉拔成细线后,延伸率不及纯铜,它的使用领域一直受到限制,如作为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缆内导体与同轴电缆频蔽层编织网用材等均因其延伸率达不到相应要求而迟迟得不到推广应用,因为作为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缆的内导体与同轴电缆频蔽层编织网用材等,要求有较高的抗扭推力,抗扭推力与线材延伸率戚戚相关。
传统的在0.5-0.7mm之间的软态铜包钢线生产工艺如下:
1、剥壳,将直径为6.5或者5.5mm的钢线母材进行剥壳去除氧化层;
2、酸洗,将剥壳工序后的钢线用工业盐酸进行酸洗,以除去钢线表面因剥壳不彻底而残留的氧化皮;
3、水洗,将酸洗后的钢线用清水冲洗,基本除去钢线表面因酸洗工序而残留的酸液;
4、粗拉,将直接为6.5或5.5mm的钢线母材在连拉机上拉拔至3.4mm直径的粗钢线;
5、精拉,将3.4mm直径的钢线放入水箱拉丝机拉拔至1.60mm直径的细钢线;
6、电沉积前处理,①将直径为1.6mm的钢线进行除油,以去除钢线表面因拉拔是残留的润滑剂,②将除油后的钢线用清水进行冲洗,去除钢线表面因除油工序而残留的除油液,③将水洗后的钢线用盐酸溶液进行酸洗,去除钢线表面的氧化皮,④将酸洗后的钢线用清水进行冲洗,基本去除钢线表面因酸洗工序而残留的酸洗液,⑤将水洗后的钢线用碳酸钠进行碱中和,去除上道水洗工序没有完全洗清干净的酸洗液,防止钢线表面再次氧化;
7、酸电解,对经电沉积前处理后的钢线用硫酸溶液进行酸电解,进一步去除钢线表面的氧化皮;
8、水洗,将酸电解后的钢线进行水洗,以去除钢线表面因酸电解工序而残留的酸液;
9、预处理电沉积,将水洗后的钢线进行预镀,生成铜层厚度较薄的铜包钢导体;
10、水洗,将预处理电沉积后的铜包钢导体进行水洗,以去除铜包钢表面因预处理电沉积而残留的化学溶液;
11、厚处理电沉积,将水洗后的铜包钢导体用硫酸盐做进一步的厚处理电沉积生成铜层厚度较厚的铜包钢导体;
12、水洗,将厚处理电沉积后的铜包钢导体进行水洗,以去除铜包钢表面残留的化学溶液;
13、防氧化,将水洗后的铜包钢导体用防氧化剂进行防氧化工序,避免粗铜包钢因长久暴露于空气中产生氧化;
14、干燥,对防氧化工序后的成品铜包钢导体进行干燥;避免因水汽粘附表面而发生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