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配件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8066.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肖福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配件 冷却 设备 | ||
汽车配件冷却设备,涉及配件降温领域,包括冷却箱,冷却箱上端开有出气孔和进气孔,冷却箱内设有呈阶梯式上升排列的翻转单元,进气孔在最高处的翻转单元上方,出气孔在最低处的翻转单元上方;翻转单元包括传送装置、顶出装置和翻转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周期间歇运动皮带轮,传送带上开有通孔;顶出装置包括设置在相邻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缸体,第一缸体内滑接有滑盖;滑盖上端设有顶杆,滑盖下端设有推杆;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轮和驱动翻转轮的第二电机;翻转轮上设有翻转板;翻转轮上固定有凸轮,凸轮下方设有杠杆;杠杆的一端与推杆铰接;杠杆另一端的上侧能与凸轮相抵,下侧固定有弹簧。采用本方案可以对配件表面进行均匀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尤其涉及汽车配件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在刚加工完成时,温度常常会很高,配件本身会因温度过高而有一定的形变,如果不进行降温处理,在后续的加工中会影响配件的精度,进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率增加,因此需要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处理方式通常分为水冷降温和冷气降温,降温时通常都是将配件放置在承载物上后,利用冷却装置对配件表面进行降温。但是,传统的冷气降温方式中,待降温的配件通常都是放在承载物上进行降温,配件与承载物的接触面不会变换,这就使得配件与承载物的接触面无法进行降温,降温效果不好,配件不能达到均匀降温,降低了配件的降温效率,进而降低产品的成型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冷却设备,以对配件表面进行均匀降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汽车配件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上端开有出气孔和进气孔,冷却箱内设有呈阶梯式上升排列的翻转单元,所述进气孔在最高处的翻转单元上方,所述出气孔在最低处的翻转单元上方;所述翻转单元包括传送装置、顶出装置、翻转装置;
传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皮带轮和传送带,皮带轮分为主动轮和从动轮;第一电机通过槽轮机构驱动主动轮,传送带上间断均匀开有通孔;
顶出装置包括固定在冷却箱上的第一缸体,第一缸体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第一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滑盖;所述滑盖上端设有多个能穿过通孔的顶杆,滑盖下端设有推杆;
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轮和驱动翻转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翻转轮设在传送带前端,翻转轮上设有抛起并翻转配件的翻转板;翻转轮上还同轴固定有凸轮,凸轮下方设有能被凸轮推动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推杆铰接;杠杆另一端的上侧与凸轮相抵,其下侧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杠杆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箱体底部固定;杠杆的支点固定在冷却箱上。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配件放在传送带上并覆盖通孔,配件在最底端翻转单元的传送带上向更高一级的翻转单元方向移动;由于第一电机通过槽轮机构带动主动轮间隔运动,所以传送带作周期性间隔运动,传送带停止时,传送带上的通孔正对顶杆;第二电机工作期间,翻转轮转动带动固定在翻转轮上的凸轮转动,凸轮与杠杆接触前,传送带完成单个周期的移动,当凸轮与杠杆接触转动到最低点时,杠杆与推杆的连接端升至最高点,由于滑块与推杆固定、推杆固定在滑块上端,即杠杆推动顶杆上移穿过传送带的通孔,顶杆将配件顶起,配件底面与传送带分离,冷却箱内的空气对配件底面降温;凸轮继续转动并与杠杆分离,即顶杆从通孔中收回;凸轮与杠杆分离后继续转动,固定在翻转轮上的翻转板也会随着转动,同时传送带进行下一次的周期运动,位于传送带端部的配件滑落到翻转板上,并随着翻转板一起转动,之后被翻转板抛送到二级翻转单元的传送带上;并通过相同的方式依次向上抛送配件,实现了配件的逐级传递直至到最高处的翻转单元。
翻转单元工作期间,从冷却箱的进气口,即从靠近最高处翻转单元的进气口送入冷气对冷却箱内的配件降温,冷气下沉;由于最底部的配件温度最高,底部的热气会上升从最低处的翻转单元上方的出气孔排出,而翻转板、滑盖等一系列部件的运动会加快冷却箱内的冷热空气的交互,使冷气充分与配件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