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漏气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994.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延瑞;李晓娟;夏英子;郭强;肖翔;郭志杰;纪立柱;韦成星;刘东;赵福成;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8 | 分类号: | F02B7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漏气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压器漏气量测量装置,包括增压器本体、油气分离器、油底壳及流量测试仪,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回油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增压器相连,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所述流量测试仪相连,所述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底壳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圆柱形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环设于所述出气口外,向下延伸,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向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所在方向的延伸线与所述导流筒的外侧壁相切。该增压器漏气量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检测增压器的漏气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压器漏气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产生漏气,发动机漏气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活塞环处泄露、真空泵泄露以及增压器泄露。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动机的构造,活塞环处的漏气量占整个发动机漏气量的比重较大,一般而言,在检测发动机漏气量时,活塞环处的漏气量是开发人员检测的重点,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增压发动机普遍应用于车辆中,由于增压器的性能提升,增压器的结构变得较为复杂,且需要润滑的地方较多,增压器的气体泄漏量占整个发动机气体泄漏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在现有的发动机漏气量试验中,并没有一种设备能够对增压器的漏气量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器漏气量检测装置,该增压器漏气量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检测增压器的漏气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压器漏气量测量装置,包括增压器本体、油气分离器、油底壳及流量测试仪,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回油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增压器相连,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所述流量测试仪相连,所述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底壳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圆柱形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环设于所述出气口外,向下延伸,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向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所在方向的延伸线与所述导流筒的外侧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器回油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筒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壳体为圆柱形,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圆柱形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圆柱形壳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的轴线与所述导流筒的轴线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增压器回油管相连,所述油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回油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储油腔,所述储油腔设置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下部,所述回油口开设于所述储油腔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的下部设置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从远离所述出油口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端的截面积不断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的端部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储油腔的上端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口在所述油底壳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油底壳内机油最低液面之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增压器与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能够将增压器内的油气混合物引入油气分离器内,由于导流筒的设置,以及增压器回油管向油气分离器内部所在方向的延伸线与导流筒的外侧壁相切,当油气混合物从增压器回油管进入油气分离器内部时,由于油气混合器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在圆柱形的导流筒的作用下,油气混合器能够沿着油气分离器的壁面做环形运动,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油气分离器的内侧壁上,继而经过回油口流入油底壳内;气体则通过导流筒的下端进入导流腔,继而从出气口排出,流量测量仪对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进行测量,继而得到增压器的漏气量。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增压器漏气量测量装置在组装时仅需要在油底壳上开设以连通口,不需要再对发动机的结构做任何的改变,因此,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