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耳蜗听觉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的电子耳蜗编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86488.3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平;龙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G10L21/0316;G10L25/75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耳蜗 听觉 非线性 动力学 机理 电子 编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耳蜗听觉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的电子耳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建立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2)根据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构建非线性耳蜗阵列;
所述非线性耳蜗阵列为一组包含n个不同固有频率的主动仿真模块,每一个主动仿真模块将接收的输入语音信号按照所述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相应的运算后,获得每一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
(3)将各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进行整流和低通滤波后获得所述实时响应输出信号的振幅包络;并将所述实时响应输出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包络转换为脉冲信号传递给不同部位的电极;
其中,n为主动仿真模块的数目,n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耳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x为基底膜偏离平衡位置位移,t为时间,γ为阻尼系数,γα为自适力系数,B为外毛细胞电致伸缩系数,x0为外毛细胞原长,ωi为耳蜗该部位的固有圆频率,S(t)为输入语音信号,xi(t)为第i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i为主动仿真模块的序号,i=1,2,3......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耳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自适力系数γα应满足如下范围:0<γα≤γ,在此范围内γα值越大,主动仿真模块对其固有频率附近的语音信号的放大作用越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耳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固有频率可按照如下方式设定:
对于固有频率范围为a~a*eε(n-1)Hz的非线性耳蜗阵列,其中,第i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固有频率为fi=a*eε(i-1)Hz;i为主动仿真模块的序号,i=1,2,3......n,ε<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耳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20Hz≤a≤20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4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空调外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玫瑰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