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氧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058.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凌代舜;李方园;胡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4 | 分类号: | A61K49/04;A61K41/00;A61K33/24;A61K47/02;A61K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华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氧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得到的碳酸氧铋纳米材料可以特异性富集在肿瘤以实现肿瘤CT成像和治疗,又可以经肾排泄,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氧铋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氧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多次、快速的断面扫描从而得到疾病信息的技术。其扫描速度快且图像较为清晰,因此常被用来诊断多种疾病。同时,CT成像具有诸多优势,如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且可做定量分析并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图像处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T造影剂为碘分子,如碘海醇。但是碘分子易被肾快速清除故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较短,加之其造影对比性能较差,患者在进行CT扫描前常需要静脉注射大量碘剂,导致不良反应频发。同时,部分人群对碘敏感,这显著限制了该技术在靶向特异性成像和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前,研究学者已发现较高原子系数的金属纳米颗粒可较好地用于CT成像,如金、铂、铊和铋。金纳米颗粒的X射线衰减系数较大,但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而铋纳米颗粒具备极高的X射线衰减能力,且成本低、体内循环时间长、毒性低等优点使其逐步成为CT技术的优良候选造影剂。另外,铋等高原子系数的金属纳米颗粒与X射线相互作用后可产生显著的光电效应以及康普顿效应,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将其用作肿瘤放疗增敏剂。
因此,许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新型铋类纳米材料用于医学诊断及疾病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酸氧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得到的碳酸氧铋纳米材料可以特异性富集在肿瘤以实现肿瘤CT成像和治疗,又可以经肾排泄,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酸氧铋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醋酸铋与十八烯、油酸和十六烷胺混合,在50-200℃下加热反应0.5-24h,得到小尺寸碳酸氧铋纳米点;
2)小尺寸碳酸氧铋纳米点采用薄膜分散法或乳化溶剂挥发法,使用两亲性高分子修饰,得到水中分散的碳酸氧铋纳米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得的小尺寸碳酸氧铋纳米点的粒径为0.5-10nm,该粒径范围便于肿瘤靶向诊疗。碳酸氧铋纳米点可通过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可以实现肿瘤组织靶向,加之铋类纳米材料对X射线吸收能力较强,可以提高肿瘤组织的CT成像信号,并且(在放射线剂量相同条件下)使肿瘤组织比周围正常组织产生更多电离和激发事件,最终提高X射线下对肿瘤组织的杀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0.5-2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结束后采用不良溶剂沉淀,得到小尺寸碳酸氧铋纳米点。所述不良溶剂选自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甲醇、甲基吡咯烷酮、中链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两亲性高分子选自泊洛沙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吐温、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司盘、磷脂、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白蛋白、脂蛋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多元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两亲性高分子可选自连接肿瘤靶向分子如叶酸、透明质酸、蛋白、多肽、抗体、核酸适配体、DNA和RNA中的两亲性高分子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小尺寸碳酸氧铋纳米点与两亲性高分子的质量投料比为1: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