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头罩激光毁伤效应实时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020.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媛;严军;胡黎明;武春风;李强;姜永亮;姜正;于虹;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樊黎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头罩 激光 毁伤 效应 实时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雷达头罩激光毁伤效应实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激光器系统、雷达头罩靶标和毁伤参数测试系统;所述激光器系统输出不同功率的激光,实现从不同入射方向辐照不同部位的雷达头罩靶标;
所述毁伤参数测试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波导、矢量网络分析仪,高速摄像机记录激光辐照过程中雷达头罩靶标表面毁伤形貌变化过程,矢量网络分析仪产生一定参数的微波信号,在雷达头罩靶标上布置波导,进行微波信号的收发,测试并获得经过雷达头罩靶标传输后的微波信号幅值及相位的变化值;
步骤二、毁伤参数测试系统记录激光辐照过程中所述雷达头罩靶标表面毁伤形貌变化过程;
步骤三、毁伤参数测试系统产生一定参数的微波信号,在雷达头罩靶标布置波导,进行微波信号的收发;
步骤四、毁伤参数测试系统测试并获得经过雷达头罩靶标传输后的微波信号幅值及相位的变化值;
步骤五、建立激光参数,雷达头罩靶标表面毁伤形貌,微波传输幅值、相位的变化三者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调节激光器系统输入电流值实现输出不同功率的激光,分光后用功率计测试到不同功率;通过光斑分布测量相机测得不同功率的激光的光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具体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激光辐照过程中所述雷达头罩靶标表面毁伤形貌变化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四中,根据测试雷达头罩靶标透过的微波信号的频段,调节矢量网络分析仪产生相应频率段的微波,并采用该频率段的波导进行透过雷达头罩靶标的试验,获得微波透过激光辐照前后的雷达头罩靶标的幅值与相位变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通过调节激光器输入电流大小改变激光输出功率,使入射激光功率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获得到靶功率密度由小到大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雷达头罩靶标表面形貌的动态毁伤过程以及微波传输幅值及相位的实时变化情况,分析获得激光参数、雷达头罩靶标毁伤程度和微波传输幅值、相位变化三者的定量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雷达头罩激光毁伤效应实时测试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激光器系统,雷达头罩靶标系统和毁伤参数测试系统,
激光器系统包括激光器,扩束装置,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功率计,漫反射屏,光斑分布测量相机;由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调节输入电流值实现不同功率的激光输出,激光器输出的光束经过扩束装置实现光束光斑大小的调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分光,其中一束照射到靶标表面,另一束再次经过第二分光镜分光,其中一束通过功率计获得激光实时功率值,另一束通过漫反射屏和光斑分布测量相机获得实时光斑分布;
雷达头罩靶标系统包括雷达头罩靶标和靶标调整转台,雷达头罩靶标为雷达头罩或雷达头罩靶材,雷达头罩靶标通过专用夹具放置于靶标调整转台上,靶标调整台可方位、俯仰转动来实现光束对雷达头罩靶标的打击部位及入射方向的调整;
毁伤参数测试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波导、矢量网络分析仪,高速摄像机记录激光辐照过程中雷达头罩靶标表面毁伤形貌变化过程,矢量网络分析仪产生一定参数的微波信号,在雷达头罩靶标上布置波导,进行微波信号的收发,测试并获得经过雷达头罩靶标传输后的微波信号幅值及相位的变化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头罩激光毁伤效应实时测试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导在头罩靶标两边各布置一个波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0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