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5126.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慕迎春;王博;江广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26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曲曲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端口位置 测试参数 加载成功 检测 预设 加载信息 硬盘检测 测试 读取 测试程序 测试平台 待测设备 人工检测 上电启动 外部U盘 加载 主板 调用 在位 发送 指令 主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及装置,在接收到测试平台发送的上电启动指令时,选择从USB进行启动的方式进入DOS系统,调用外部U盘中预设的测试程序和测试参数,读取待测设备自身的硬盘的加载信息,然后根据加载信息检测各硬盘是否加载成功且加载成功的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所述测试参数中各所述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是否相同,只有在各硬盘加载成功且加载的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所述测试参数中各所述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相同时,确定各所述硬盘在位,实现对硬盘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测试人员对主板进行启动并查看的繁琐操作,即可实现硬盘的检测,避免测试人员人工检测由于主观等因素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等硬盘已在工控、军工行业都应用广泛。但是硬盘接口的机械类存储设备,特别是无风扇的整机,在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损坏。以多存储接口的服务器类产品,存储功能是服务器应用的重点之一,若硬盘加载不成功或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测试参数中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不相同则会影响设有该硬盘的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需要对硬盘进行检测。
目前,测试方法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去查看硬盘是否在位,特别在多个硬盘接口的主板上,需要花很多时间,即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对硬盘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测试平台发送的上电启动指令时,选择从USB进行启动的方式进入DOS系统;
调用外部U盘中预设的测试程序和测试参数,读取待测设备自身的硬盘的加载信息,其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待测设备中硬盘的数量以及各所述硬盘的预设端口位置;
在根据所述加载信息检测到各硬盘加载成功且加载的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所述测试参数中各所述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相同时,确定各所述硬盘在位。
一种设备的硬盘检测装置,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平台发送的上电启动指令时,选择从USB进行启动的方式进入DOS系统;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外部U盘中预设的测试程序和测试参数,读取待测设备自身的硬盘的加载信息,其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待测设备中硬盘的数量以及各所述硬盘的预设端口位置;
检测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加载信息检测到各硬盘加载成功且加载的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所述测试参数中各所述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相同时,确定各所述硬盘在位。
上述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测试平台控制待测设备的启动,即在接收到测试平台发送的上电启动指令时,选择从USB进行启动的方式进入DOS系统,然后即可调用外部U盘中预设的测试程序和测试参数,读取待测设备自身的硬盘的加载信息,然后根据加载信息检测各硬盘是否加载成功且加载成功的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所述测试参数中各所述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是否相同,只有在各硬盘加载成功且加载的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与所述测试参数中各所述硬盘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相同时,确定各所述硬盘在位,实现对硬盘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无需测试人员对主板进行启动并查看的繁琐操作,通过调用测试程序读取加载信息,并根据加载信息进行加载是否成功以及加载的硬盘所在端口位置是否与对应的预设端口位置是否相同的检测,即可实现硬盘的检测,避免测试人员人工检测由于主观等因素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设备的硬盘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设备的硬盘检测装置的模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计算容错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ARINC825总线故障探测仪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