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84917.3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11724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永虔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道光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粒 疗法 辅助 治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包括底架和顶盖,所述底架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设有转向传送带,所述转向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固定于底架上的若干组分支传送带,所述顶盖位于分支传送带的上方,每组所述分支传送带的正上方设有转动设置于顶盖下表面的齿条板,在每组所述齿条板的下方滑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下方通过摆动马达转动设有夹子架,在所述夹子架的一侧固定设有艾粒点火台,在所述夹子架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升降装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设有夹取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艾灸的使用进行自动化的更换艾粒,无需医护人员较多的参与,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便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疗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在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疗法具有解表散邪、通经活血、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功效,在外感表征、寒凝血滞、气虚下陷及脏腑虚弱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艾柱所用的艾绒是一种蓬松柔软的植物纤维,制成的艾柱不能久置,在治疗时,一个穴位一般需要5-7柱,操作时需要两个医生配合,一个用手捏着艾柱,另一个医生将艾柱放置在患者穴位上(一般在穴位上放上生姜片或者玉石垫或其他辅助器械),点燃艾柱,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是(一般是燃烧一半),及时将艾柱取下,并更换新的艾柱,如此反复,劳动强度大,操作稍有不当,就会烫伤患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是高度紧张,影响整个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使得艾灸更能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包括底架和顶盖,顶盖固定设置于底架的上表面处,所述底架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设有转向传送带,所述转向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固定于底架上的若干组分支传送带,所述顶盖位于分支传送带的上方,每组所述分支传送带的正上方设有转动设置于顶盖下表面的齿条板,在每组所述齿条板的下方滑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下方通过摆动马达转动设有夹子架,在所述夹子架的一侧固定设有艾粒点火台,在所述夹子架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升降装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设有夹取装置,在每组所述分支传送带的末端固定设有喷胶口,所述滑台包括主体台和小齿轮,所述主体台的两侧面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下方与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与齿条板之间相互啮合,使得滑台可以在齿条板上来回移动,所述艾粒点火台包括台面和移动台,所述台面固定设置于夹子架的一侧,在所述台面的下表面滑动设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一侧端面与台面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气缸活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台的下表面上并排设有点火器和吸取口,所述点火器与移动台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夹子架的侧面上固定设有艾粒收集装置,所述艾粒收集装置与吸取口之间通过软管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向传送带包括主流传送带和底座,所述主流传送带转动设置于底座的上方,在所述主流传送带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回转支承,所述第一回转支承与固定在底座内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主流传送带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条板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回转支承,所述第二回转支承与固定设置于顶盖上的第二回转减速机之间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