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化的掺杂钛酸钡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650.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国;王海斗;底月兰;刘喆;马国政;董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C23C4/134;C23C4/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钛酸钡陶瓷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混合粉料 介电性能 原位掺杂 功能化 制备 致密 比例降低 复合粉末 工艺表现 基体表面 涂层结构 涂层缺陷 原子扩散 半熔融 钛酸钡 纯钛 晶格 喷涂 熔融 酸钡 能耗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的掺杂钛酸钡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基体表面,通过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包括BaTiO3和ZnO,得到掺杂有Zn原子的钛酸钡陶瓷涂层。在本发明中,ZnO的添加一方面提高了BaTiO3复合粉末的熔融特性,使喷涂时未熔或半熔融的颗粒比例降低,避免了涂层缺陷的产生。另一方面添加ZnO并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实现了Zn元素原位掺杂钛酸钡涂层,Zn原子扩散进入BaTiO3晶格中,此种掺杂方式能有效提高纯钛酸钡涂层的介电性能。因此,本申请所得掺杂BaTiO3涂层结构致密,介电性能优异。本发明该种工艺表现的是一种快速、原位掺杂过程,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化的掺杂钛酸钡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钡(BaTiO3)是一种强介电化合物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钛酸钡主要应用于电子陶瓷、热敏电阻和光催化等领域,其中的钛酸钡陶瓷是以钛酸钡(BaTiO3)或其固溶体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
对钛酸钡进行掺杂改性,这是进一步提高BaTiO3的介电性能或是赋予其其他方面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制备具有元素掺杂结构的BaTiO3材料的方法主要是:热压烧结陶瓷粉末和掺杂添加氧化物AxOy混合粉末;或是分别制备BaTiO3和AxOy靶材,再采用离子溅射的方式制备掺杂BaTiO3材料。上述的两种方法中,后者主要应用于BaTiO3薄膜的制备,且制备工艺复杂,耗时较长。前者是目前制备掺杂陶瓷最常见的方法,传统的BaTiO3陶瓷大多采用的是热压烧结的方法来实现掺杂改性的目的。
但是,对于已烧制成型的陶瓷比如纯BaTiO3陶瓷材料,通过烧结过程进一步做掺杂处理,需要在较高温度下处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元素掺杂的目的。从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上述的两种方法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人力。同时,热压烧结的过程也限制了BaTiO3陶瓷的尺寸,对陶瓷涂层介电性能提升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功能化的掺杂钛酸钡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制得的掺杂BaTiO3涂层结构致密,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且方法效率高、能耗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钛酸钡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体表面,通过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包括BaTiO3和ZnO,得到掺杂有Zn原子的钛酸钡陶瓷涂层。
优选地,所述混合粉料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将ZnO粉和BaTiO3粉以及粘结助剂混合后,进行球磨,得到浆料;然后将所述浆料进行雾化造粒,得到造粒粉体;最后将所述造粒粉体进行脱胶和致密化处理,得到混合粉料。
优选地,所述ZnO粉在混合粉料中的比例大于0且小于等于6wt%。
优选地,所述ZnO粉的粒径范围为100nm~500nm。
优选地,所述BaTiO3粉的粒径范围为500nm-1μm。
优选地,所述粘结助剂为聚乙烯醇树脂。
优选地,所述脱胶和致密化处理具体为:将所述造粒粉体于800~100℃处理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