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499.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乐飞;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6;B01D53/7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小型 臭氧 破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臭氧应用范围的扩大,臭氧作为氧化剂与消毒剂,可广泛用于自来水消毒,污水净化处理,以及化工、石化、湿法冶金等行业的氧化工序,轻纺、造纸、化工橡胶、电镀、生物制药、畜牧水产、食品饮料等行业的氧化、灭菌、除臭、净化、脱色等诸多方面。在使用臭氧时,消耗不掉的臭氧变成臭氧废气,这样的废气排放在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和动植物都有一定的伤害,这就需要臭氧破坏器对多余的臭氧进行破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随着臭氧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客户对低产量低浓度的臭氧的破坏器的需求愈发强烈,现有的臭氧破坏装置多结构复杂,不能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需要发展小型高效的臭氧破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加热破坏和催化破坏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小型但高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和催化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体、加热器、温控器、进气管、温度探头、止水管、出水管,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加热筒体的顶端,所述加热器为U型结构,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加热筒体的内部上端,且所述加热器的上端通过电路连接到所述温控器,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温控器并连接到所述加热筒体的顶端中心位置,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加热筒体为连通关系,所述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加热筒体的内部上端且位于所述加热器之间,所述温度探头的上端通过电路连接到所述温控器,所述止水管安装在所述加热筒体的内部底端的中心位置,所述止水管贯穿所述加热筒体的壁体,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加热筒体的底部一侧,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加热筒体为连通关系;
所述催化装置包括催化剂筒体、底部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催化剂筒体内装有催化剂,所述底部进气管位于所述催化剂筒体的底部中心位置,且所述底部进气管与所述催化剂筒体为连通关系,所述底部进气管与所述止水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催化剂筒体的顶端中心位置,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催化剂筒体为连通关系;
上述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其中,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定时电磁阀;
上述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其中,所述温控器上设有温控旋钮。
其工作原理为:连通电路,使加热器加热,将臭氧废气从进气管通入加热筒体,臭氧经过加热器加热进行初步破坏后从加热筒体底部的止水管进入催化剂筒体,进行彻底的破坏后再从出气管排出,以实现对臭氧尾气的破坏处理;在破坏过程中,温控器通过温度探头对加热筒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而且温控器上设有温控旋钮,可以调节破坏温度,另外在加热破坏过程中,臭氧废气会有一个加热到冷却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冷凝水,产生的冷凝水则通过底部的出水管排出,出水管上安装有定时电磁阀,根据冷凝水的产生速率,设定阀门开启的时间,定时排出冷凝水,避免冷凝水过量积聚从止水管溢流到催化剂筒体内。
本发明的突出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小型臭氧破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催化装置,其中加热装置的加热筒体内安装加热器,实现对臭氧废气的加热破坏,且加热过程由温控器结合温度探头控制,经过加热初步破坏后的臭氧废气再通过底部的止水管进入催化装置,催化装置的催化剂筒体内装填催化剂,臭氧废气从下向上经过催化剂实现彻底的破坏,再通过顶部的出气管排出;在整个破坏过程中,加热装置可以通过温控旋钮实现对破坏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同时底部的出水管可以将臭氧废气在加热-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定时排出,防止冷凝水从止水管内溢流到催化剂筒体内,影响催化剂的正常使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装置紧凑,将加热破坏和催化破坏结合在一起,高效的完成臭氧废气的破坏,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