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3986.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郭瑾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F16/5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冯必发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地学 数据 分层 访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可使得数据发布者对数据访问者访问地学图像实现高效的访问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数据发布者将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层,建立访问控制策略;
所述步骤101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数据发布者先将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类别,所述类别作为父节点,所述数据作为子节点,创建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每条数据和类别之间的树形结构;
步骤202:所述数据发布者再将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所述类别进行分层得到层次,所述层次作为父节点,所述类别作为子节点,创建所述层次和所述类别的树形结构;
步骤203:所述数据发布者最后创建所述数据访问者的身份和所述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树形结构的形式建立了完整的访问控制模型:多个身份到一个层次到多个信息分类到每条数据;
步骤102:所述数据发布者在所述地学图像中加入水印信息;
步骤103:所述数据发布者将所述地学图像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的地学图像,所述加密的地学图像只显示地图的大致轮廓,不显示具体信息;
步骤104:所述数据发布者在网站上发布所述加密的地学图像;
步骤105:所述数据访问者在所述网站上请求访问所述加密的地学图像;
步骤106:基于所述访问控制策略,依据所述数据访问者的信息和所述水印信息,对所述加密的地学图像解密,使得所述数据访问者可选择查看或隐藏在其权利范围内的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数据并关闭所述地学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2中,所有数据发布者用相同的标准和格式添加所述水印信息,所述水印的格式为访问控制列表(ACL),层次列表(LL),内容列表(C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5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所述数据访问者在所述网站上提交个人信息进行注册,获得用户ID;
步骤302:所述数据访问者在所述网站上提交所述用户ID进行登录;
步骤303:所述数据访问者在客户端上安装看图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01中,所述数据访问者在所述网站上提交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喜好、职业、对应于所述水印中的用户ID。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6中,所述看图器对比所述用户ID和所述水印信息,将所述地学图像解密,让所述数据访问者在权利范围内自主选择查看或隐藏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看图器还具有透明加解密的功能,保证所述数据访问者只有在使用所述看图器、提交了个人信息、进行访问控制操作的条件下,才可以查看所述地学图像中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访问者关闭所述地学图像时,所述看图器对所述地学图像再次加密,防止所述地学图像在解密之后被转发到权利层次更低的用户手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地学大数据的分层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看图器对所述地学图像的再次加密是不被所述数据访问者察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9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