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舟皿自动装料输送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829.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普;王志勇;彭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迪远硬质合金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8 | 分类号: | F27B9/38;B22F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200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舟皿 自动 装料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舟皿自动装料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粉末冶金连续推舟式隧道窑炉中,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在窑炉外的首位两端设置自动输送线体结构,实现烧结过程的流水化,通常对装料的舟皿进行人工称量灌装,然后再搬运上输送线,即灌装和输送相互隔离,不能很好地将自动装料与输送线融合一体,同时在粉体的装料过程中,由于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差,粉体通常在舟皿中呈中间高于四周的锥状堆叠状态,或者其他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导致进入窑炉中烧结不能均匀受热,烧结材料的质量不均、一致性较差,现有常采用人工刮平或者采用振动器振平,采用人工刮平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场粉尘污染,效率低下。采用振动器振动对于上部均匀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会导致下层的密度远大于上层的密度。而且,无论是采用人工刮平或者采用振动器振平,后续都要插入若干气孔,因此在装料后,还需要增加一个插孔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输送线和自动装料装置融合一体,能够实现舟皿自动装料,并且能将舟皿内的粉体物料均匀布置的输送线,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舟皿自动装料输送线,包括舟皿输入线、舟皿输出线和舟皿装料装置,所述舟皿装料装置包括称料机、压料装置和用于驱动舟皿往复运动于所述称料机和压料装置之间的舟皿钩, 所述舟皿输入线设置有将所述舟皿推入所述舟皿钩的推入机构,所述舟皿装料装置上设置有将所述舟皿钩内的舟皿推入所述舟皿输出线的推出机构,所述称料机设置有对所述舟皿钩内舟皿装料的称料机输出口,所述压料装置设置有对所述舟皿钩内舟皿压料的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舟皿装料装置还包括装料平台,所述装料平台一侧的开口与所述舟皿输入线的输出端、舟皿输出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称料机和压料装置设置于装料平台的上方,所述舟皿钩通过安装在装料平台上的舟皿钩气缸驱动而在装料平台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推入机构包括推入气缸和推入推板,所述推入推板通过所述推入气缸驱动,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推出气缸和推出推板,所述推出推板通过所述推出气缸驱动,所述推入气缸安装在所述舟皿输入线的输出端,所述推出气缸安装在所述装料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舟皿钩为∪型结构,其开口朝向所述推入气缸,所述舟皿钩通过所述舟皿钩气缸驱动,所述舟皿钩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推出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并将舟皿推入舟皿输出线的缺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称料机为螺旋称量机,所述螺旋称量机的螺旋输送管道的末端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所述称料机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气缸和所述压板,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压料气缸驱动,所述压板的下端面均布有多个圆杆。
进一步的,所述舟皿输入线的输出端设置有舟皿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舟皿输出线的输入端设置有将舟皿沿所述舟皿输出线推动的舟皿驱动气缸和推舟片,所述推舟片通过所述舟皿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推舟片向所述舟皿装料装置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输送线通过将隧道窑炉的输送部分和装药部分融合在一起:在舟皿输入线和舟皿输出线侧方设置舟皿装料装置。实现了舟皿装料输送的自动化,同时,通过舟皿钩驱动舟皿实现多次重复“装料-压料”动作,以及通过压板上的圆杆插入,不仅可以起到将舟皿内的粉体物料均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插入圆杆形成烧结过程排气的气孔,从而将原来的均匀舟皿内的物料和插排气孔的两个工序合并为一个工序,节省了人力,简化了线体结构,进而节省了整个输送线的作业时间和成本,同时由于舟皿中的物料分布更为均匀,其烧结后的质量更好能够进一步提升。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进料舟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舟皿自动装料输送线第一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舟皿自动装料输送线第二轴测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舟皿输入线;2、舟皿输出线;3、称料机;4、压料装置;5、舟皿;6、舟皿钩;7、称料机输出口;8、压板;9、装料平台;10、舟皿钩气缸;11、推入气缸;12、推入推板;13、推出气缸;14、推出推板;15、缺口部;16、螺旋输送管道;17、压料气缸;18、圆杆;19、舟皿挡板;20、舟皿驱动气缸;21、推舟片;22、耐磨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迪远硬质合金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迪远硬质合金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用性的烧结炉
- 下一篇:立式燃气真空炉及利用它处理物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