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塔风振响应测试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789.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增浩;孟晓波;张志强;吴新桥;李锐海;廖永力;龚博;张巍;张贵峰;冯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海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度传感器 直线塔 计算模态 响应测试 元模型 风振 数据准确性 固有频率 输电技术 点位置 模拟风 构建 真实性 采集 施加 | ||
1.一种直线塔风振响应测试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包括:
构建直线塔的有限元模型;
对所述有限元模型施加模拟风载荷,计算获得直线塔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对应的有限元计算模态;
根据直线塔的结构尺寸以及各所述有限元计算模态,确定加速度传感器在直线塔上的布置点;
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直线塔的所述布置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限元模型为桁梁混合模型,所述桁梁混合模型中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的角钢划分为一个单元,所述桁梁混合模型中的主材和横隔材均采用梁单元,斜材采用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获得直线塔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对应的有限元计算模态包括:
列写振动力学通用方程:
假设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为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公式(1)变为:
公式(2)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K-λ2M)φ=0 公式(3)
公式(3)有非零解的条件为:
|K-λ2M|=0 公式(4)
其中,[M]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质量矩阵,[C]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阻尼矩阵,[K]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刚度矩阵,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加速度向量,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速度向量,{x}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位移向量,{F(t)}为外激励向量,λ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φ为有限元模型的振动系统的有限元计算模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直线塔的所述布置点位置之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布置方法还包括:
测得到各布置点的加速度数据信号fi(t,x)、fi(t,y),其中,i为布置点序号,i≤n,n为布置点数量,t为时间,x为沿线路方向,y为垂直线路方向;
以fn(t,x)、fn(t,y)为参考布置点,对余下布置点fi(t,x)、fi(t,y)做双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余下各布置点相对参考布置点的导纳函数;其中,所述参考布置点为设置在直线塔最底部的布置点;
利用导纳函数的曲线拟合,获得直线塔的试验模态;
对比所述试验模态和所述有限元计算模态,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7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回转件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河床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