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718.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英;周肖;肖富森;谢冰;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岩储层 矿物 基础数据 流体 方法和装置 岩心孔隙度 岩心 薄片数据 录井数据 采集 储层评价 孔隙度 油气藏 响应 试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油气藏储层评价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待评价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录井数据和岩心薄片数据,通过该录井数据和该岩心薄片数据,确定该碳酸盐岩储层包括的第一数目种矿物成分;采集该碳酸盐岩储层的岩心孔隙度数据,根据该岩心孔隙度数据和试油数据,确定该碳酸盐岩储层的第二数目种流体组分,确定该第一数目种矿物成分和第二数目种流体组分对应的第三数目种基础数据;建立该第三数目个矿物成分的含量、流体组分的含量以及基础数据之间的响应方程;根据该第三数目种基础数据和该第三数目个响应方程,确定每种矿物成分的含量和该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储层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在世界油气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碳酸盐岩储层是目前油气勘探领域中重要的油气藏储集类型之一。然而,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白云石、方解石和硬石膏等多种矿物成分,油气开采前,油气工作者往往需要先对该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如何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到该碳酸盐岩储层包括的矿物成分的含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CRA(complex rock analysis,复杂岩性分析)双矿物模型法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该过程一般为:先获取待评价的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该测井数据包括该碳酸盐岩储层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或补偿密度中任意两种组合,将该测井数据输入该CRA双矿物模型中,输出该碳酸盐岩储层中包括除泥质外的白云石含量以及方解石含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通过CRA双矿物模型法仅能确定出碳酸盐岩储层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含量,而实际上碳酸盐岩储层中除了包括白云石和方解石,还包括硬石膏或硅质等其他的矿物成分,从而导致对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不准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方法和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不准确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待评价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录井数据和岩心薄片数据,通过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岩心薄片数据,确定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包括的第一数目种矿物成分,所述第一数目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整数;
采集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岩心孔隙度数据,根据所述岩心孔隙度数据和试油数据,确定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第二数目种流体组分,所述第二数目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确定所述第一数目种矿物成分和第二数目种流体组分对应的第三数目种基础数据,每种基础数据分别为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岩性密度、无铀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浅侧向电阻率和束缚水饱和度中的任一种数据,所述第三数目为不小于第一数目与第二数目之和减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数目种矿物成分和所述第二数目种流体组分,建立所述第三数目个矿物成分的含量、流体组分的含量以及基础数据之间的响应方程,一个响应方程用于描述所述第一数目种矿物成分的含量、所述第二数目种流体组分的含量和一种基础数据之间的响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三数目种基础数据和所述第三数目个响应方程,确定每种矿物成分的含量,以及,确定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采集岩心孔隙度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基准孔隙度数据,所述基准孔隙度数据包括第四数目的酒精法孔隙度样品数据和第四数目的氦气法孔隙度样品数据;
根据所述基准孔隙度数据,通过预设的分析方法建立氦气校正模型如以下公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