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450.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李广慧;刘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N19/00;G01N19/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50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幕墙 幕墙 振动形状 加速度传感器 无线传送单元 安全性检测 振动特性 劣化 实时分析处理 加速度波形 信号处理器 环境振动 检测技术 建筑整体 近似直线 连接点处 评估指标 数据保存 数据通过 现场人工 直线分布 中点位置 主观判断 一阶 裂缝 突变 变形 传输 检测 | ||
一种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检测的建筑幕墙长度方向的两端及中点位置处分别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及无线传送单元,三台加速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数据通过无线传送单元传输至信号处理器进行数据保存并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得出幕墙在环境振动情况下的加速度波形,然后以建筑幕墙在建筑整体发生一阶阵型时的变形为评估指标对建筑幕墙的振动特性进行评价:当三点振动形状呈近似直线分布,则幕墙处于健全状态;当三点振动形状发生突变,则幕墙内部有裂缝;当三点振动形状不呈直线分布,则幕墙连接点处劣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场人工检测技术的缺陷,通过建筑幕墙自身的振动特性来反应内部劣化状况,避免人为主观判断的不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安全评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外维护结构,由品种少逐步走向多类型的板材结构,尤其我国建筑幕墙近年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和第一幕墙使用大国。目前我国已有大批的既有建筑幕墙进入老化维修期,既有建筑幕墙石材断裂、玻璃自爆、胶体开裂、密封不严、漏气渗水等问题日益严重,玻璃和建筑材料脱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问题频繁发生。既有建筑幕墙的检查维修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才刚刚开始,相关检测方面的手段还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幕墙的性能测试主要是针对幕墙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性能和平面内位移性能,一般情况下性能检测仅是对幕墙试件进行,在安全性方面,通过对建筑幕墙的抗震性能振动台常规试验与非常规试验方法下进行破坏性试验研究检测结果仅对试件负责,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长期的面板老化以及与支撑结构连接连接体系的损伤都会导致幕墙抗震性能的降低。现有对既有建筑幕墙的现场检测还处于人工检测阶段,由于面板内部劣化以及后部连接点的可视性较差,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较差;因此急需一种可定期或者实时准确地对建筑幕墙的安全性(幕墙材料自身的劣化程度、连接体系的松动或者破坏)进行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振型分析以及几何“三点成一线”理论,目的在于克服现场人工检测技术的缺陷,通过建筑幕墙自身的振动特性来反应内部劣化状况,避免人为主观判断的不精准性以及不可视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待检测的建筑幕墙的长,并标出建筑幕墙上长度方向上的中点;
(2)取三台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待检测的建筑幕墙长度方向的两端及中点位置处并使三台加速度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
(3)将三台加速度传感器一体化连接,再在每台加速度传感器上分别连接可将数据传输至信号处理器的无线传送单元;
(4)三台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工作,并将测定的数据通过无线传送单元传输至信号处理器进行数据保存,同时信号处理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得出幕墙在环境振动情况下的加速度波形,然后以建筑幕墙在建筑整体发生一阶阵型时的变形为评估指标对建筑幕墙的振动特性进行评价:
(a)三点振动形状呈近似直线分布,则幕墙处于健全状态;
(b)三点振动形状发生突变,则幕墙内部有裂缝,安全性较低;
(c)三点振动形状不呈直线分布,则幕墙连接点处劣化,安全性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传送单元为无线蓝牙信号传送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处理器为具有实时解析系统的计算机。
进一步的,该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是基于环境振动时的加速度波形为测定信号,通过加速度应答的振型分析幕墙整体的变形特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试验夹具及方法、振动试验夹具调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振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