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878.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朱继远;王莉;冯帅;赵琼琼;钱亮亮;卢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迈普德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线信息 电子地图 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探测仪 终端 地图绘制模块 数据传输接口 数据库服务器 管理系统 管理领域 使用终端 微处理器 比对 上传 整合 显示器 探测 存储 直观 采集 发送 观察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管理系统,涉及电子地图管理领域。包括:用于采集地下管线信息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地下管线探测仪包括数据传输接口a;用于上传或接收地下管线信息的终端;终端包括数据传输接口b和微处理器;用于生成和存储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的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通过使用终端对地下管线探测仪所探测的数据进行处理,便于用户对地下管线信息的获取和加工;通过在终端内设置地图绘制模块a和显示器,便于用户对地下管线信息的直观获取,便于用户观察、比对地下管线信息;通过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设置地图绘制模块b,实现了对各终端所发送的地下管线信息的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的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地图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地下管线探测仪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是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铁道通信、工矿、基建单位改造、维修、普查地下管线的必备仪器之一。
目前,现有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在探测到地下管线的分布后,不便于将数据进行上传、共享,导致不同的工作人员对同一管线的测量往往重复探测,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在地下管线探测后,难以形成城市整体的地下管线分布图,不便于整体规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管理系统,通过使用终端对地下管线探测仪所探测的数据进行处理,便于用户对地下管线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解决了现有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案在探测之后不便于数据共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地下管线信息的地下管线探测仪;所述地下管线探测仪包括数据传输接口a;用于上传或接收地下管线信息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数据传输接口b和微处理器;用于生成和存储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的数据库服务器;所述地下管线探测仪将所探测的地下管线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接口a和数据传输接口b传输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所接收的地下管线信息进行处理后传输至地图绘制模块a;所述地图绘制模块a将所接收的地下管线信息进行地图绘制后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微处理器将所接收的地下管线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若干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图绘制模块b;所述地图绘制模块b用于对若干终端所发送的地下管线信息进行整合并生成地下管线电子地图;所述地图绘制模块b与存储器连接;所述地图绘制模块b将所绘制的地下管线电子地图传输至存储器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数据库服务器发起访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终端的请求调取存储器中的地下管线电子地图数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地下管线电子地图数据发送至终端;所述微处理器将所接收的地下管线电子地图进行处理后传输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使用终端对地下管线探测仪所探测的数据进行处理,便于用户对地下管线信息的获取和加工。
2、本发明通过在终端内设置地图绘制模块a和显示器,便于用户对地下管线信息的直观获取,便于用户观察、比对地下管线信息。
3、本发明通过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设置地图绘制模块b,实现了对各终端所发送的地下管线信息的地下管线电子地图的整合。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迈普德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迈普德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