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复配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2716.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明;董安钢;张晓鸿;耿超;杨兴振;于大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刘静静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新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石墨 导电 炭黑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复配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加入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并进行分散,得到所述导电浆料;所述分散剂由高分子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润湿剂和消泡剂以重量比1:0.3~0.7:0.3~0.7:0.05~0.1混配而成。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复配的导电浆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导电性能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复配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碳纳米管时,由于碳纳米管呈纤维状,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呈颗粒状,碳纳米管与正极材料之间仅存在点接触,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性能。
更进一步地,碳纳米管与传统的导电剂,例如炭黑、乙炔黑、导电石墨等进行复配,虽然可以制作导电浆料,但是浆料稳定性差,而且导电性能也不理想。
目前,关于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导电炭黑的分散报道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复配的导电浆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导电性能佳。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复配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加入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混合得到浆料;将浆料研磨至细度小于40μm,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所述分散剂由高分子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润湿剂和消泡剂以重量比1:0.3~0.7:0.3~0.7:0.05~0.1混配而成。
本发明中,采用混配的分散剂制作导电浆料,以改善分散性能,得到性质均一稳定的导电浆料。
所述碳纳米管具有一维纤维状结构,与复合材料可以形成线-面导电网络,石墨烯具有二维层状结构,与复合材料可以形成面-面导电网络,导电炭黑具有零维点状结构,与复合材料可以形成点-面导电网络,通过不同碳结构的复配,可以使复配导电浆料具有比单独一种碳导电剂更为丰富的导电网络,从而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去离子水、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所述溶剂为水。采用水作为溶剂,可以降低导电浆料的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作为优选,在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依次加入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或者依次加入石墨烯、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
本发明中对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导电炭黑的加料顺序进行优选,首先,加入石墨烯,在剪切力作用下石墨烯在溶剂中进行二次剥离,得到层数更低的石墨烯片层,分散时间越长,得到的石墨烯片层越薄,导电效果越佳;然后加入碳纳米管,利用高剪切力对碳纳米管进行分散,有效打开碳纳米管团聚体,最后加入导电炭黑。
碳纳米管的分散时间过长,将会截断碳纳米管的长度,影响导电性,因此,不宜作为第一顺序物料加入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
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的加料顺序可以互换,不影响导电浆料的性能。
进一步优选,所述石墨烯的分散线速度为10~15m/s,石墨烯的分散时间为60~180min;所述碳纳米管的分散线速度为10~15m/s,碳纳米管的分散时间为20~60min;所述导电炭黑的分散线速度为6~12m/s,导电炭黑的分散时间为20~30min。
分散过程中,不同物料在不同的分散线速度下达到最佳分散状态,石墨烯的最佳分散线速度为10~15m/s,线速度过低无法剥离石墨烯,线速度过高破坏石墨烯的片状结构,降低导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