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611.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祝玉洪;陈兰;池明;张润德;石佳波;姜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23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肥料 制备方法和应用 致病菌 微生物菌剂 胶冻样芽孢杆菌 侧孢芽孢杆菌 淡紫灰链霉菌 防止病菌传播 植物土传病害 番茄溃疡病 功能微生物 金色链霉菌 天然微生物 泾阳链霉菌 绿色木霉 土壤健康 药物使用 有效防治 综合防治 灌溉水 菌抑菌 营养剂 土壤 种苗 农具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领域。包括微生物菌剂、营养剂、载体和水;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淡紫灰链霉菌、金色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绿色木霉。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含有能够抑制和杀灭土壤中致病菌的功能微生物,采用以菌抑菌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治番茄溃疡病,改善土壤健康环境;不仅能从土壤根源上杀灭致病菌,而且能够阻断种子、种苗、灌溉水、农具等多种途径,防止病菌传播;微生物肥料采用自然界天然微生物,绿色无污染,而且作用长期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番茄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自首次在美国报道以来,迅速蔓延并传播到世界多个番茄主产区,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目前该病害遍布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涵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北京平谷发现番茄溃疡病,现已扩展到多个番茄产区。1993年首次证实了我国东北地区有番茄溃疡病的发生,2002年在安徽国宁市方塘乡番茄发病率超过80%,2007~2009年在贵州省修文县由番茄溃疡病造成的损失达到40%~50%。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及番茄种植规模的扩大,番茄溃疡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海南、重庆、湖北、贵州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当地的番茄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是我国对番茄病害检疫的唯一一个病种。
番茄溃疡病菌除侵染番茄外,还侵染辣椒、龙葵、裂叶茄及其他番茄属植物,也可寄生在心叶烟和其他茄属植物。致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通过种子、种苗、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多种途径传播,危害较重,波及范围较广,因此掌握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目前番茄溃疡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做好预防工作对病害的控制会起到较好的效果,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加强检疫、种子处理、土壤处理、作物轮作、药剂防治等措施,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处理不彻底、污染环境、影响作物生长等诸多弊端,而且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根源上杀灭致病菌,只能暂时减缓病害的发生,一旦防控措施失效,病害会再度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菌剂、营养剂、载体和水;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chingyangensis、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微生物肥料中所含功能微生物能够作为土壤微生物体系中的一部分,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作用持久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微生物肥料从根源上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杀灭致病菌,形成健康土壤环境,而且能够通过土壤传播,杀灭种子、种苗、灌溉水、农具上的致病菌,从而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功能微生物从自然界中筛选,绿色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所述微生物肥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微生物菌剂1%~10%、营养剂10%~30%、载体50%~70%和水0~20%。
所述营养剂包括糖蜜、水解羽毛粉和氯化钙,其质量比例为30~60:30~60:2~10。
所述载体包括秸秆、稻壳和木屑,其质量比例为40~60:20~40:10~30。
所述载体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稻壳和木屑粉碎后混合均匀,经发酵腐熟后,低温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粪药渣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防治黑斑病的固体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