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模校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2447.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缰山;王晓敏;李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B22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模校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模校位装置,包括置于管模下方的固定座,管模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导向轴,导向轴上在对应凸起的两侧位置均套设有推力缸,推力缸的端部通过联结块与推力头连接,推力头的行程位置与凸起干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推力头可以推动管模的凸起,使管模移动至正确位置,既能纠正管模正方向的偏差,也能纠正管模负方向的偏差,其结构紧凑、位置准确,不受管模端面平整度及热胀冷缩的影响,可以兼容砂芯自动压紧装置,尤其适用于大口径铸管的热模法离心机生产系统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铸造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模校位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机是一种将液态溶液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填充、凝固成型获取金属铸件的机器。离心机铸管工艺中使用的铸型,称为管模。
目前常用的卧式离心机铸管工艺又分热模法和冷模法。其中口径规格不超过1000毫米,一般采用冷模法;大于1000毫米一般采用热模法。
热模法离心机的管模在生产铸管的过程中要经历旋转、拔管、举升等运行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轴向蹿动,偏离原来正确的位置,影响下一个生产周期。
由于管模较重(20~50吨),管模偏移会对周围设备产生撞击、损坏,影响正常运行。
为避免上述影响,离心机一般设有管模回位装置,使管模在外力作用下,回到正确的位置。
目前,在大口径热模法球墨铸管的生产制造中,使用的管模校位装置是:在管模的两个端面各设一个液压油缸,分别推动管模端面,使管模回到正确位置。
管模端面平整程度决定了对中的精度,当管模端面设有砂芯自动压紧装置,不能提供平整端面时,传统的管模校位机构便无法使用。
传统的管模校位机构位于管模两端,结构分散、管路长。靠管模端面定位,受管模端面平整度、热胀冷缩影响,对中精度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模校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模校位装置,包括置于管模下方的固定座,管模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导向轴,导向轴上在对应凸起的两侧位置均套设有推力缸,推力缸的端部通过联结块与推力头连接,推力头的行程位置与凸起干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防旋转导轨,联结块与防旋转导轨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推力缸与导向轴之间均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固定活塞,导向轴内钻有两个互不贯通的长孔,两个长孔的端部均与油孔连接,用于向腔体内输送液压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孔的数量为一个,且长孔与两个腔体均保持连通,长孔与用于供油的共用油孔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轴通过夹紧装置安装在固定座上,用于防止导向轴的旋转或蹿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力缸与导向轴之间设有带导向套的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推力头可以推动管模的凸起,使管模移动至正确位置,既能纠正管模正方向的偏差,也能纠正管模负方向的偏差,其结构紧凑、位置准确,不受管模端面平整度及热胀冷缩的影响,可以兼容砂芯自动压紧装置,尤其适用于大口径铸管的热模法离心机生产系统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管模校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管模校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合金的快速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给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