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搅拌盘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339.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山;黄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搅拌盘体。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 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一般说来,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脉动,有利于微观混合。搅拌器的放大是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复杂问题,至今只能通过逐级经验放大,根据取得的放大判据,外推至工业规模。搅拌盘体是搅拌器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目前的搅拌盘体在搅拌过程中,一方面不便于进行安装,另一方面搅拌效率低下,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搅拌盘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搅拌盘体,包括搅拌盘本体,在所述搅拌盘本体的上方中间位置垂直安装有套筒,在所述套筒的上表面至搅拌盘本体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键槽,并在所述搅拌盘本体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棱形凸条,相邻的棱形凸条之间形成条形槽;在所述套筒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搅拌孔,并在所述条形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漏料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孔的数量为四个,且是均匀布置在所述套筒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料孔的数量为三个,且是均匀布置在所述条形槽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棱形凸条的截面为梯形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搅拌盘体便于进行安装,且能够提高搅拌时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新型搅拌盘体,包括搅拌盘本体1,在所述搅拌盘本体1的上方中间位置垂直安装有套筒2,在所述套筒2的上表面至搅拌盘本体1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安装槽3,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键槽4,并在所述搅拌盘本体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棱形凸条5,相邻的棱形凸条5之间形成条形槽6;在所述套筒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搅拌孔7,并在所述条形槽6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漏料孔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孔7的数量为四个,且是均匀布置在所述套筒2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料孔8的数量为三个,且是均匀布置在所述条形槽6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棱形凸条5的截面为梯形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