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腐植酸钾脲甲醛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263.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春;罗冬贵;何焯杰;赵佳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植酸钾 尿素 甲醛 脲甲醛复合肥 磷酸一铵 复合肥颗粒 比例设置 合理设置 生产过程 黏度 连续化 消泡剂 脲甲醛 复合肥 料浆 磷酸 硼砂 制备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植酸钾脲甲醛复合肥,原料组分包括尿素330‑450份、磷酸一铵100‑350份、腐植酸钾10‑50份、甲醛5‑20份、硼砂2‑10份,还包括EDTA络合物1‑5份、消泡剂1‑5份、磷酸0.1‑.0.5份。本发明的脲甲醛腐植酸钾复合肥合理设置尿素、磷酸一铵、腐植酸钾、甲醛的比例得到的腐植酸钾复合肥颗粒强度较好。并且本发明尿素和甲醛的用量比例设置合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导致料浆黏度较高,有利于生产的连续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腐植酸钾脲甲醛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化肥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农业部出台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也向我们表明:开发出一种高效,高利用率肥料的必要性。
高塔生产的腐植酸类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料浆会有大量气体产生,成粒后粒子强度下降,这导致成品破粒多,容易粉化,增加板结风险。脲甲醛,英文缩写UF,1955年最先由BASF生产,是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缓释氮肥。尿素与甲醛在40-70℃下反应生成1亚甲基2尿素和2亚甲基尿素两种胶体,加入到生产复合肥的原料中,生产出的复合肥也可以起到缓控释作用。
CN106748329A公开了一种水稻专用脲甲醛稳定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尿素360-450份,磷酸一铵200-360份,氯化钾150-360份,甲醛50-150份,腐植酸0.1-15份等,能够减少养分损失,延长养分释放期。但该专利申请所述的生产过程由于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1亚甲基2尿素和2亚甲基尿素两种胶体,同时尿素也会与磷酸一铵反应生成聚磷酸铵,尿素与腐植酸反应生成腐植酸尿络合物,这三个反应同时出现会导致混合槽料浆非常粘稠,连续生产较困难。
CN103254011A公开了一种高塔脲醛缓释香蕉专用肥,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尿素200-500份,磷酸一铵200-350份,氯化钾150-350份,甲醛20-60份,腐植酸10-100份,钙镁磷肥10-100份,EDTA螯合硼1-15份,添加剂1-15份。该发明同样会造成体系黏度较大,连续生产困难,该发明采用加入硝铵磷作为降粘剂,降低体系的黏度。
但上述方案中并没有公开尿素、甲醛和硼砂三者的合理复配能够使在初级混合时,料浆黏度较低,易于实现连续生产。并且还能很好的补充腐植酸钾脲甲醛复合肥的硼元素,肥效较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肥效较好、并且易于实现连续生产的腐植酸钾脲甲醛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植酸钾脲甲醛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原料组分包括尿素330-450份、磷酸一铵100-350份、腐植酸钾10-50份、甲醛5-20份、硼砂2-10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还包括EDTA络合物1-5份、消泡剂1-5份、磷酸0.1-1份。
优选地,所述EDTA络合物为EDTA-Zn、EDTA-Fe、EDTA-Cu、EDTA-Mg、EDTA-Mn和EDTA-Ca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还包括氯化钾0-300份、硫酸钾0-480份、碳酸钙0-300份,优选地,氯化钾100-300份、硫酸钾100-480份、碳酸钙100-300份。
优选地,所述氯化钾的钾含量为58-62%;所述硫酸钾的钾含量为48-53%。
优选地,所述尿素含氮量为45%-46.7%,粒径为0.85-2.80mm。
优选地,所述磷酸一铵的氮含量为5%-15%,五氧化二磷含量为45%-61%。
优选地,所述腐植酸钾的钾含量为10%-15%,所述腐植酸钾以干基计腐植酸含量为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