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1946.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仝杰;丁慧霞;汪洋;吴赛;李许安;马跃;雷煜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仝杰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v6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针对每一个采集节点,该采集节点将采集的用电数据发送至属于同一级子网络中的路由节点;针对每一个路由节点,该路由节点将采集的用电数据和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采集节点发送的用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对应的数据包;针对每一个数据包,通过对应的路由节点将该数据包依次通过上一级子网络的路由节点进行转发,以传输至网关节点,其中,所述网关节点用于将接收的数据包转发至服务器,相邻两级子网络中路由节点与所述网关节点的距离较小的子网络为上一级子网络。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其中,在用电数据的传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在现有的用电数据传输技术中,在用电数据传输的规模过大或频率过高时存在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电数据采集网络,所述用电数据采集网络包括多级子网络,其中,每一级子网络包括一个路由节点和多个采集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一个采集节点,该采集节点将采集的用电数据发送至属于同一级子网络中的路由节点;
针对每一个路由节点,该路由节点将采集的用电数据和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采集节点发送的用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对应的数据包;
针对每一个数据包,通过对应的路由节点将该数据包依次通过上一级子网络的路由节点进行转发,以传输至网关节点,其中,所述网关节点用于将接收的数据包转发至服务器,相邻两级子网络中路由节点与所述网关节点的距离较小的子网络为上一级子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路由节点,该路由节点将采集的用电数据和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采集节点发送的用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对应的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个路由节点,该路由节点获取采集的用电数据的IP地址和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采集节点发送的用电数据的IP地址;
该路由节点根据获取的各IP地址生成一个新的IP地址,并通过新的IP地址对该路由节点采集的用电数据和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采集节点发送的用电数据进行封装以得到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中,该路由节点根据获取的各IP地址生成一个新的IP地址的步骤包括:
该路由节点根据获取的各IP地址得到该路由节点所属子网络的子网ID、该路由节点的节点ID以及与该路由节点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采集节点的节点ID,其中,属于同一级子网络的各节点的子网ID相同;
该路由节点根据所属子网络的节点数量、得到的子网ID和得到的各节点ID生成一个新的IP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基于IPv6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在执行针对每一个采集节点,该采集节点将采集的用电数据发送至属于同一级子网络中的路由节点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关节点将服务器发送的各抄读指令转发至对应的各路由节点,其中,所述抄读指令用于读取对应的路由节点或采集节点采集的用电数据;
针对每一个路由节点,该路由节点将对应的各抄读指令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对应的指令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仝杰,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