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槽上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1106.8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荣;马靓;高军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C25C3/22;C25C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上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槽上部结构,包括铝电解槽(7)及其上部的两组阳极(6),在每组阳极(6)的上方各设有一个集气烟管(3),在集气烟管(3)上方设有氧化铝料箱(1),在两组阳极(6)上方的氧化铝料箱(1)内设有一个打壳下料机构(2)。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结构槽上部结构,消除打壳下料机构对烟气流动的干扰,最大限度将烟气热量传递给氧化铝,大幅提高铝电解槽烟气余热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上部结构,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现有铝电解槽集烟斗位于中间下部或顶部,使打壳下料装置穿过烟斗,形成局部扰流,使局部通道变得狭窄,造成集烟阻力过大和电解槽局部烟气外冒;另外存在氧化铝料箱的底板悬在空中,烟气热量未被有效利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电解槽上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铝电解槽上部结构,包括铝电解槽及其上部的两组阳极,在每组阳极的上方各设有一个集气烟管,在集气烟管上方设有氧化铝料箱,在两组阳极上方的氧化铝料箱内设有一个打壳下料机构。
其中,所述打壳下料机构在两个独立的集气烟管中间布置,且不穿过烟管。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烟管是用箱型梁构成。
进一步的,在所述集气烟管底部位置每隔一定间距开设集气口或排尘口,在集气烟管的箱型梁的底板上开设集气口。
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结构槽上部结构,消除打壳下料机构对烟气流动的干扰,最大限度将烟气热量传递给氧化铝,大幅提高铝电解槽烟气余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I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II部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氧化铝料箱,2-打壳下料机构,3-集气烟管,4-排尘口,5-集气口,6-阳极,7-铝电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主要组成部分有:氧化铝料箱1,打壳下料机构2,集气烟管3,排尘口4,集气口5,阳极6,铝电解槽7。
本发明实施时,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集气口5进入集气烟管3,少量随气流带入的颗粒物在集气烟管3下部堆积,并可以从排尘口4排出,高温烟气通过集气烟管3进入到铝电解槽7的烟气净化系统,打壳下料机构2在两个独立的集气烟管3中间布置,不需穿过烟管,减少了烟气流动的阻力,不会形成局部扰流。从而解决了集烟阻力过大和电解槽局部烟气外冒的问题,并可大大降低烟气净化系统的风机功率。氧化铝料箱1结构位置下移,紧贴集气烟管3,这样使烟气热量可传递到氧化铝料箱1,可使氧化铝吸收烟气热量,达到预热氧化铝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将烟气热量传递给氧化铝,大幅提高铝电解槽烟气余热利用率。用两根箱型梁代替原I型梁的下翼板,并且将这两根梁作为集气烟管3,能有效降低温度,使其与阳极6的相对位置空间变大,在电解铝生产中更换阳极操作时有更大的操作空间,降低作业难度,提高换极效率。降低温度还可防止设备老化,提高设备寿命。
主要结构改进和功用:
1、用两根箱型梁代替原I型梁的下翼板,并且将这两根梁作为集气烟管3。在该集气烟管3底部位置每隔一定间距开设集气口5(排尘口4),在底板上开设集气孔5。两烟道的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配置打壳下料机构2。采用下部两侧烟道集气结构,消除打壳下料机构2对烟气流动的干扰,达到降低集气压降提高集气效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金白鹅饲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