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0390.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左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3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智能电话、手机、汽车导航装置、电子书等产品中。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的优点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简称CRT)显示装置。
LCD面板电视机或LED背光电视机在实现三维立体影像时,采用的技术往往取决于其刷新频率的高低,实际的显示效果不佳,特别是在边缘处,更容易显示模糊。尤其是现有的背光板中,高温下的红光光源容易发生色偏,进一步影响了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LED光源;
量子点发光层;
导光模块;
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导光模块均设置于所述LED光源的光路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包括量子点膜和分布在所述量子点膜中的量子点,所述量子点用于吸收所述LED光源中的光后形成特定颜色的量子点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量子点为红光量子点,相应地,所述LED光源包括蓝光光源和绿光光源,所述红光量子点用于经蓝光和红光照射后形成红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设置于所述LED芯片的发光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设置于所述LED光源和所述导光模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模块的出光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还包括棱镜,设置于所述导光模块上,用于聚集或者发散经过所述导光模块透出的光以控制出光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还包括棱镜,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上,用于聚集或者发散经过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光以控制出光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还包括以上任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或者显示器,避免了LED背光源中红光容易发生色偏的缺陷,稳定了LED屏幕的显示效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试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ED光源、量子点发光层和导光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LED光源、量子点发光层和导光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LED光源、量子点发光层和导光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a-图5c为包括棱镜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蓝光结构1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蓝光InGaN/GaN多量子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绿光灯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绿光结构2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绿光InGaN/GaN多量子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键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型双色LED芯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
LED光源;
量子点发光层;
导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0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隐形微透镜扩散结构的量子点薄膜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