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9579.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包括依次层叠结合的N层薄膜,所述N层薄膜均为纳米氧化锌薄膜,且从第一层薄膜到第N层薄膜,所述纳米氧化锌薄膜中的纳米氧化锌的粒径逐层增加,其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满足:3≤N≤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量子点材料作为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可控、色纯度高、器件稳定性好、可用于柔性用途等特点,使QLED在显示技术、固态照明等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通过沉积氧化锌胶体溶液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逐渐成为了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主要采用的电子传输层方案。一方面,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具有优良的电子传输能力,其电子迁移率高达10-3cm2/V·S以上。另一方面,纳米氧化锌与阴极和量子点发光层,尤其是红色量子点发光层之间具有良好的能级匹配关系,显著降低了电子从阴极到量子点发光层的注入势垒,并且其较深的价带能级又可以起到有效阻挡空穴的功能。这些特性都使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成为了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首选,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
虽然纳米氧化锌材料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带来了优良的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材料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当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应用在显示技术领域时,作为显色的基本单元,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必须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也就是说,显示技术中需要用到由红色绿色蓝色三种量子点发光层分别组成的红绿蓝三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而当把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应用在红绿蓝三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时,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电子注入效率也是不同的。如前文所述,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与红色量子点发光层之间有着非常好的能级匹配关系,两者的导带能级非常接近,这使得红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优秀的电子注入效率。而在其它两个颜色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随着发光波长向着短波长方向移动,量子点发光层的导带能级在不断提高,与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电子注入势垒也在不断增大(见图1)。尤其是蓝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蓝色量子点发光层的导带能级要明显高于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的导带能级,这大大增加了QLED器件中的电子注入势垒,进而明显降低了QLED器件中的电子注入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尝试使用金属离子掺杂纳米氧化锌的方式来提高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的导带能级,但是该方法也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虽然掺杂金属离子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的导带能级,进而缩小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与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电子注入势垒,但是在导带能级提高后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与阴极之间又产生了新的注入势垒。这使得该方法很难从根本上改善QLED器件中的电子注入效率。除此以外,金属离子掺杂氧化锌的方法在提高氧化锌电子传输层导带能级的同时,还可能使氧化锌电子传输层的价带能级变浅,进而使其丧失空穴阻挡这一功能,严重破坏QLED器件的器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蓝色或者绿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纳米氧化锌电子传输层与阴极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能级匹配关系较差,导致电子注入势垒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复合薄膜的发光器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包括依次层叠结合的N层薄膜,所述N层薄膜均为纳米氧化锌薄膜,且从第一层薄膜到第N层薄膜,所述纳米氧化锌薄膜中的纳米氧化锌的粒径逐层增加,其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满足:3≤N≤9。
相应的,一种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锌盐、碱的混合溶液,分别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不同的氧化锌胶体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