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辨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9421.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9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鼎晸;徐煜灵;吴耀庭;陈品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辨识 装置 | ||
1.一种生物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照明单元,用以发出光线至生物体;以及
成像模块,用以接收该照明单元的光线,该成像模块包含:
光筛选结构,包含微透镜阵列、折射聚焦层以及遮光层,该折射聚焦层介于该微透镜阵列与该遮光层之间,该微透镜阵列包含多个微透镜单元,且该遮光层具有多个通光部;以及
感光层,用以接收自生物体反射的光线,该感光层具有间隔配置的多个感光区,该遮光层介于该折射聚焦层与该感光层之间,该多个感光区分别对应该些通光部,且该遮光层与该感光层之间具有一角度筛选间距;
其中,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曲率半径为R,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直径为D,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最大厚度为LH,该些微透镜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微透镜单元的中心间距为P,该折射聚焦层的厚度为H,该些通光部各自的孔径为WO,该些通光部各自的深宽比为AR,该角度筛选间距为S,该多个感光区各自的宽度为WS,其满足下列条件:
AR1.0;
0.5≤R/D≤2.86;
0.02WO/P0.3;以及
(H+LH)×(WS-WO)/(2×P+WO)≤S≤(H+LH)×(2×P-WS-WO)/(2×P+W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直径为35.0μm,且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曲率半径为17.5μm至10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多个感光区中相邻的两个感光区的中心间距为50.0μm,且该些通光部各自的孔径为1.0μm至15.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多个感光区中相邻的两个感光区的中心间距为50.0μm,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曲率半径为40.0μm,该些通光部各自的孔径为6.0μm,该折射聚焦层的厚度为100.0μm,且该遮光层与该感光层之间的该角度筛选间距为23.0μm至6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光筛选结构还包含间隔层,该间隔层介于该遮光层与该感光层之间而界定出该角度筛选间距,且该微透镜阵列、该折射聚焦层、该遮光层、该间隔层与该感光层的总厚度小于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些微透镜单元的曲率半径彼此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感光层包含间隔配置的多个感光单元,该些感光单元各自具有该感光区,且该些感光单元分别对应该些微透镜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辨识装置,其中该感光层包含间隔配置的第一感光单元与第二感光单元,该第一感光单元与该第二感光单元各自具有该多个感光区,该些微透镜单元包含第一透镜单元群组以及第二透镜单元群组,且该第一感光单元与该第二感光单元分别对应该第一透镜单元群组与该第二透镜单元群组。
9.一种生物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照明单元,用以发出光线至生物体;以及
成像模块,用以接收该照明单元的光线,该成像模块包含:
光筛选结构,包含微透镜阵列、折射聚焦层以及遮光层,该折射聚焦层介于该微透镜阵列与该遮光层之间,该微透镜阵列包含多个微透镜单元,且该遮光层具有多个通光部;以及
感光层,用以接收自生物体反射的光线,该遮光层介于该折射聚焦层与该感光层之间,且该遮光层与该感光层之间具有一角度筛选间距;
其中,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曲率半径为R,该些微透镜单元各自的直径为D,该些微透镜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微透镜单元的中心间距为P,该些通光部各自的孔径为WO,该些通光部各自的深宽比为AR,该角度筛选间距为S,其满足下列条件:
1.0≤AR5.0;
0.6R/D≤2.86;
0.02≤WO/P≤0.5;以及
0≤S3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