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芯反冲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690.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财;徐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6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筒 滤芯 反冲洗结构 出水管道 引出管 内筒 外筒 连通 入水管道 注水管 阀门 表面固定 表面开设 端部连接 结构完成 外筒内部 反冲洗 漏水孔 排污管 底盖 下端 穿过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滤芯反冲洗结构,包括外筒、固定在外筒下端表面的底盖、入水管道、出水管道、外筒内部的内筒、内筒内的滤芯和注水管,内筒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筒底部的分流筒,所述入水管道的一端穿过分流筒并与注水管连通,出水管道连通在分流筒上靠近其顶部的表面,所述分流筒上靠近其底部的表面连通有引出管,引出管处于出水管道的下方;所述引出管的端部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本发明能够方便的对水流进行导向和控制,简化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的反冲洗结构,实现了通过简单的结构完成对滤芯的反冲洗过程,制造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芯反冲洗技术领域,具体是滤芯反冲洗结构。
背景技术
反冲洗又称滤池冲洗,目的是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反冲洗对剥离滤料表面所沉积的悬浮固体的能力有限,常与表面冲洗或气洗结合,来提高冲洗效率,反冲洗往往用在过滤领域,如水过滤器往往会使用到滤芯反冲洗,但是目前的滤芯反冲洗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滤芯反冲洗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滤芯反冲洗结构,包括外筒、入水管道、出水管道、固定在外筒下端表面的底盖、外筒内部的内筒、内筒内的滤芯和注水管,以及内筒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筒底部的分流筒,所述入水管道穿过分流筒并与注水管连通,出水管道连通在分流筒上且靠近分流筒顶部的表面;所述分流筒上靠近其底部的表面连通有引出管,引出管处于出水管道的下方;所述引出管的端部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所述外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上盖上表面开设通过开设通孔活动连接有活动柱,上盖和活动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所述阀门的顶部安装有连杆,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柄。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出口端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管道盖,管道盖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内筒表面开设的出水孔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形状为八分之一的圆。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帽,且按压帽的上表面设置有球形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方便的对水流进行导向和控制,简化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的反冲洗结构,实现了通过简单的结构完成对滤芯的反冲洗过程,制造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斜仰视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斜俯视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结构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局部透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局部透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外筒1、底盖2、入水管道3、出水管道4、内筒5、滤芯6、注水管7、上盖8、分流筒9、阀门10、连杆11、转动柄12、排污管13、管道盖14、下压板15、按压帽16、通槽17、弹簧18、活动柱19、引出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地埋式沉淀舱
- 下一篇:刷杆式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