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8610.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普;吴奎;张钰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42;C08G18/44;C08G18/66;C08G18/32;C08G18/34;C09D175/06;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1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均相 合成 方法 | ||
1.一种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聚:将聚酯多元醇脱水后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
S2、亲水扩链及交联:向经步骤S1反应后的物料中加入亲水扩链剂、交联剂和稀释剂进行扩链、交联反应;
S3、中和扩链:向经步骤S2反应后的物料中加入中和胺、去离子水、稀释剂、pH缓冲剂和脂肪胺反应,当NCO含量低于2%时,反应结束得到预聚体;
S4、分散乳化:向步骤S3的预聚体中加入去离子水乳化,使预聚体均匀分散于水中;
S5、后扩链反应:向经步骤S4分散后的物料中加入后扩链胺,在水中进行扩链,经减压蒸馏去除稀释剂,即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在步骤S3中,所述脂肪胺包括乙二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2-甲基-1,5戊二胺、3-甲基-1,5戊二胺、肼、双酰肼、二乙烯基三胺和三乙烯基四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步骤S3中,所述pH缓冲剂包括一元弱酸及其盐、多元弱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己二酸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和苯酐类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亲水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交联剂为三元醇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中和胺选自三乙胺、N-甲基乙醇胺、N-甲基吗啉、三乙醇胺、N,N-二甲基-环己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中和胺、pH缓冲剂和脂肪胺的加料顺序为先加入中和胺、pH缓冲剂再加入脂肪胺,或者为先加入脂肪胺再加入中和胺、pH缓冲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非均相扩链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后扩链胺包括乙二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2-甲基-1,5戊二胺、3-甲基-1,5戊二胺、肼、双酰肼、二乙烯基三胺和三乙烯基四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6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