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496.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振洲;袁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8 | 分类号: | C08L33/08;C08K3/32;C08K5/053;C08K5/3492;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06;C08F220/20;C09D133/08;C09D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施兴华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丙烯酸酯 树脂 合成 方法 | ||
1.一种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常温下反应釜内投入异丙醇,升温到90-100度,搅拌均匀;
(2)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过氧化二苯酰的单体,搅拌均匀;
(3)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过氧化苯甲酰,用2-3个小时滴完,滴完后升温到120-130度,保温3-4小时后降温至60-80度投入水,再次降温到40-50度,投入中和剂,搅拌30-60分钟;
(4)加入多磷酸铵、四羟甲基甲烷、三聚氰酰胺,搅拌30-60分钟,出料包装得到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常温下反应釜内投入异丙醇,升温到90度,搅拌均匀;
(2)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过氧化二苯酰的单体,搅拌均匀;
(3)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过氧化苯甲酰,用2.5个小时滴完,滴完后升温到120度,保温2.5小时后降温至60度投入水,再次降温到40度,投入中和剂,搅拌40分钟;
(4)加入多磷酸铵、四羟甲基甲烷、三聚氰酰胺,搅拌40分钟,出料包装得到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常温下反应釜内投入异丙醇,升温到95度,搅拌均匀;
(2)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过氧化二苯酰的单体,搅拌均匀;
(3)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过氧化苯甲酰,用2个小时滴完,滴完后升温到127度,保温3小时后降温至74度投入水,再次降温到43度,投入中和剂,搅拌50分钟;
(4)加入多磷酸铵、四羟甲基甲烷、三聚氰酰胺,搅拌50分钟,出料包装得到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常温下反应釜内投入异丙醇,升温到100度,搅拌均匀;
(2)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和过氧化二苯酰的单体,搅拌均匀;
(3)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丙酯、过氧化苯甲酰,用3个小时滴完,滴完后升温到130度,保温4小时后降温至80度投入水,再次降温到50度,投入中和剂,搅拌60分钟;
(4)加入多磷酸铵、四羟甲基甲烷、三聚氰酰胺,搅拌60分钟,出料包装得到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甲基丙烯酸甲酯9-10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9-10份、丙烯酸3-4份、丙烯酸丁酯6-7份、丙烯酸异辛酯6-7份、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12-14份、丙烯酸羟丙酯4-6份、过氧化苯甲酰1-2份、水22-25份、中和剂3-5份、异丙醇8-10份、多磷酸铵46-50份、四羟甲基甲烷20-25份、三聚氰酰胺20-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磷酸铵、四羟甲基甲烷、三聚氰酰胺的细度小于7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4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筷子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温固相反应制备钛酸铋纳米复合氧化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