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件热压罐成型的成型模具及板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492.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自燕;陈剑;李璐璐;李书军;任德林;张永亮;孙松强;赵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军华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刘童笛 |
地址: | 611134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腔 成型模具 模具盖板 模具基体 模具 热压罐成型 盖板 成型面 板件 开口 复合材料加工 材料特性 技术指标 外界相通 形状调整 复合材料 可拆卸 隔开 适配 固化 吻合 容纳 分解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件热压罐成型的成型模具及板件。这种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基体、以及与模具基体可拆卸相连的模具盖板;模具基体上形成用于容纳复合材料的成型腔,成型腔通过开口与外界相通;模具盖板与开口适配,模具盖板上具有盖板成型面,模具盖板与模具基体相连时,盖板成型面与成型腔对应,成型腔与外界隔开,成型腔的形状与零件吻合。通过用这种成型模具,能够根据零件的形状将模具分解为至少两部分,从而降低模具的加工难度。同时,采用这种模具,可以根据零件的不同形状调整模具各部分的固化顺序,从而得到材料特性满足技术指标的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零件热压罐成型的成型模具及板件。
背景技术
在航空设备领域中,传统的金属材料性能逐渐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设计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传统金属材料难以媲美的性能,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航空设备上的零件加工。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RTM(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进行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这种加工方法的弊端在于:由于航空设备中,零件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因此,采用传统的RTM工艺,模具制造难度较高,从而零件成本高,脱模也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零件热压罐成型的成型模具及板件,以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零件热压罐成型的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基体、以及与模具基体可拆卸相连的模具盖板;模具基体上形成用于容纳复合材料的成型腔,成型腔通过开口与外界相通;模具盖板与开口适配,模具盖板上具有盖板成型面,模具盖板与模具基体相连时,盖板成型面与成型腔对应,成型腔与外界隔开,成型腔的形状与零件吻合。
通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加工时,在成型腔中放置复合材料的原材料,然后在盖板成型面上覆盖原材料,将模具基体和模具盖板安装到一起,并进行热压罐成型,从而得到与成型腔形状匹配的零件。
除了上述方式,还可以在加工时,在盖板成型面上覆盖原材料,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脱模备用;然后在成型腔中放置复合材料的原材料,进行固化,趁成型腔中复合材料还较软时,在成型腔的复合材料上再次叠放原材料片,然后将模具盖板上已成型的复合材料覆盖在原材料片上,再次对整体进行固化。
通过用这种成型模具,能够根据零件的形状将模具分解为两部分,从而降低模具的加工难度。同时,采用这种模具,可以根据零件的不同形状调整模具各部分的固化顺序,从而得到材料特性满足技术指标的零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模具基体包括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可拆卸相连;第一成型板上具有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板上具有第二成型面;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相连时,模具基体形成成型腔,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与成型腔对应。
将模具基体分解为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进一步降低了模具基体的结构复杂程度,从而有利于降低该成型模具的加工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模具基体还包括第三成型板;第一成型板一端与第三成型板可拆卸地相连,第二成型板一端与第三成型板可拆卸地相连;第三成型板上具有第三成型面,第三成型面与成型腔对应。
由于复合材料的原材料为片状结构,在成型腔的结构较为完整时,若要向成型腔内的缝隙中添加原材料片,只能通过人力加压的方式添加,难以保证成型腔中的材料用量达到规范,容易造成零件上产生材料空腔。若将成型腔分解为三个成型板,在组装第三成型板前,先连接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在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围成的空间内放置原材料片,然后在第三成型面上覆盖足量的原材料片,最后将第三成型板连接到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上,这种方式有利于保证成型腔中添加足够多的原材料片,从而保证零件的材料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军华,未经尹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