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海藻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484.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涵 |
主分类号: | C12P1/00 | 分类号: | C12P1/00;C12R1/15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海藻生物 海藻 灭菌 海藻渣 混合液 制备 酵母菌 产氨棒杆菌 生态 作物生长 调理 酶解 灭酶 洗净 破碎 土壤 | ||
1.一种生态海藻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制备海藻破碎物:将洗净后的海藻破碎,得到海藻破碎物;
2)、制备酶解海藻:将海藻破碎物和水装入搅拌罐中,在60~120℃条件下灭菌5~40min,冷却至27~45℃接入酶,酶解30~60min,海藻破碎物、水和酶的质量比5~30:70~95:0.02~1,得酶解海藻;
3)、制备海藻滤液和海藻渣:将酶解海藻分离,所得滤液为海藻滤液,所得残渣为海藻渣;
4)、制备海藻发酵物:将海藻渣、尿素、硫酸镁、氯化钠、磷酸二氢钾和葡萄糖按照质量比95.5:1:0.5:1:1:1加入到发酵罐中混匀,用水调至含水量为50~70%,在70~150℃条件下灭菌5~40min,冷却至27~36℃,得混合培养基,接入胶红酵母,胶红酵母和混合培养基的质量比为0.1~2:98~99.9,在温度为27~36℃,发酵罐中氧气浓度为8~21%,发酵6~144h,在温度为70~150℃条件下灭菌20~40min,冷却至20~40℃,得海藻发酵物;
5)、制备生态海藻液体生物刺激素和海藻残渣:将步骤3)得到的海藻滤液加入到步骤4)得到的海藻发酵物中搅拌混匀,得混合物,接入融冻法制备的产氨棒杆菌,混合物和融冻法制备的产氨棒杆菌的质量比为95~99.8:0.2~5,在温度为25~35℃,含氧量为1~8mg/L条件下,发酵1~6天,压滤后所得滤液即为生态海藻液体生物刺激素;滤渣即为海藻残渣;
6)、制备生态海藻生物刺激素:生态海藻液体生物刺激素经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即得生态海藻生物刺激素;
所述海藻是浒苔、海带、马尾藻、裙带和昆布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两种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海藻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融冻法产氨棒杆菌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菌种的扩大再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体作为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于30℃摇床160r/min培养48h,8000r/min离心10min后,得到扩大再培养菌种;
b)融冻法提高细胞的通透性:融冻法至少重复一次,其步骤为:将步骤1)得到的扩大再培养菌种放入-20℃的冰箱中,冷冻4h,取出,在室温下溶解;
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7.2~7.4,并按照以下质量比配成:牛肉浸液 1.0L,蛋白胨10.0g,NaCl 5.0g,琼脂25.0g;
其中牛肉浸液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瘦牛肉洗净,切碎,称取550克浸泡于1375ml水中,浸泡一夜,过滤,滤液分装后0.6kg/cm2灭菌4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海藻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是溶菌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5:1的组合物,其中溶菌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向鸡蛋清或全鸡蛋液加5倍重量的水,搅匀后加入匀质机中,至少匀质一次,匀质温度为30~60℃,匀质压力为2~40MPa,匀质时间为10~40min,匀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稀释液;
(B)将步骤(A)得到的稀释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0~30000Da的超滤膜超滤,得到稀液和浓液;
(C)在步骤(B)得到的稀液中加入树脂进行吸附,所述稀液和树脂的重量比例为1:3~8,得到吸附后的树脂;
(D)将步骤(C)得到的吸附后的树脂用0.001~0.5mol/L的NaCl水溶液进行洗脱,得到洗
脱液;
(E)将步骤(D)得到的洗脱液用超滤膜超滤脱盐,得到超滤液,所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10000Da;
(F)将步骤(E)得到的超滤液干燥后,即得到溶菌酶;
所述树脂是所述树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大孔吸附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为001*7、732、AmberliteIR-120、Dowex-50、Lewatit-100、Diaion SK-1、AllassionCS、Duolite C-20、SDB-3中的一种或多种,大孔吸附树脂为AB-8、D101、D3520、X-5、NKA-II、NKA-9、S-8、XDA-1、H-20、H-30、H-40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涵,未经梁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4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