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78375.9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严辉;史珂;吴卫东;王雪敏;张永哲;仝文浩;邹蕊矫;黎维华;宋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赫兹探测器 准直扩束系统 太赫兹辐射源 硅片电阻率 机械吸盘 无损检测 收集盒 样品台 硅片 返工 计算机数据线 太赫兹辐射 测量硅片 垂直向上 太赫兹波 不接触 电阻率 数据线 计算机 无损 损伤 辐射 移动 | ||
1.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赫兹辐射源、准直扩束系统、样品台、太赫兹探测器、计算机、机械吸盘、返工片收集盒;所述太赫兹辐射源设置在最下方,太赫兹辐射源垂直向上辐射太赫兹波,所述准直扩束系统设置在太赫兹辐射源的正上方,所述太赫兹探测器设置在准直扩束系统正上方,太赫兹探测器与准直扩束系统之间有一段间距,太赫兹探测器的探头朝下,用于接收太赫兹辐射,所述样品台设置在太赫兹探测器与准直扩束系统之间,能够沿水平面移动,计算机与太赫兹探测器数据线相连,机械吸盘与计算机数据线连接,返工片收集盒独立,所述机械吸盘和返工片收集盒均设置在样品台侧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太赫兹辐射源为返波振荡器、量子级联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或二氧化碳激光抽运太赫兹辐射源中的一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准直扩束系统为开普勒型或伽利略型准直扩束系统。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样品台为中间具有圆孔的样品台,圆孔的直径为2-8cm,并且样品台可沿一个方向水平传送,样品台数量至少一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待测的硅片放在样品台上,太赫兹波穿过样品台上的圆孔辐射到硅片。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太赫兹探测器为微测辐射热计、高莱探测器、热释电探测器、肖特基二极管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探测器或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探测器中的一种,探测频率范围为0.1-10THz,能测量入射太赫兹波的功率。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采用USB、802.11b协议或TCP/IP协议与太赫兹探测器相连,用于记录太赫兹波的透过率。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吸盘的直径为2-10cm,用于将电阻率异常的硅片从样品台上取下,并放置在返工片收集盒内。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返工片收集盒设置在机械吸盘的工作范围内,返工片收集盒的边长为5-30cm,高度为10cm,能容纳的硅片数量为100片。
1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无损检测硅片电阻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片样品在样品台上间隔水平放置,在第奇数个样品台上不放置硅片样品,在第偶数个样品台上放置硅片样品。首先,在计算机中输入太赫兹波的频率及硅片的厚度,其次,将第一个样品台传送至太赫兹波的中心位置并停留1-5秒,测量空样品台上探测器所接收到的太赫兹辐射功率,再次,将第二个样品台传送到太赫兹波的中心位置,并停留1-5秒,得到太赫兹对于硅片的透过率;根据公式T=αlnρ,其中T为透过率,α为与太赫兹频率和硅片厚度有关的系数,ρ为硅片的电阻率,从而由计算机计算出硅片的电阻率。接着传送后面的样品台,每个样品台停留1-5秒,以此类推;当硅片的电阻率出现异常时,计算机使机械吸盘抓取电阻率异常的硅片,并放置在返工片收集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3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