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吸附贝类毒素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099.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宏;周秀锦;王琦;相兴伟;张静;傅谧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J3/16 | 分类号: | C08J3/16;C08L5/08;B01J20/24;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聚糖 壳聚糖微球 贝类毒素 吸附 制备 乙酸溶液 重量份 吸入注射器 低温冷藏 反复洗涤 去离子水 食品安全 吸附效果 吸附效率 凝结液 球体 注射器 带壳 聚糖 溶解 凝结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吸附贝类毒素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附贝类毒素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逐渐将120~160重量份乙酸溶液加入3~4重量份壳聚糖中,使得将壳聚糖溶解在乙酸溶液中,然后低温冷藏18~20小时,然后将壳聚糖吸入注射器中,随后将注射器中的壳聚糖逐滴加入到凝结液中,带壳聚糖凝结为球体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于中性,然后进行干燥。本发明具有一种吸附效率高,吸附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吸附贝类毒素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贝类毒素属海洋天然有机物,它的形成与海洋中有毒藻类赤潮密切相关。有害赤潮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发生的范围仍在不断扩大,能形成赤潮的有害藻类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据文献报道,能形成赤潮的微藻约有184267种,其中有毒微藻约为60~78种。有毒藻类产生的毒素往往通过食物链进入贝类体内,因而通常称这些毒素为贝毒,人们食用带有贝毒的贝类而造成食物中毒。我国四大海域中贝类毒素污染状况非常严重。调查发现,各大海域均存在广泛的贝类毒素污染情况,南北沿海均普遍存在。浙江省、中国台湾及广东省大亚湾均发生因食用染毒贝类而引起的多人中毒或死亡事件。
另一方面,贝毒污染的严重性和地域的广泛性已严重影响到相关水产品的出口贸易。由于出口到欧盟的贝类多次被检出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而我方未能提供官方贝类卫生监控计划。因此,欧盟从1997年7月1日起禁止我国贝类海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为尽快恢复对欧盟的贝类出口,参照国外情况,我国有关部门于1997年l1月建立了贝类生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供出口贝类加工厂做原料的或直接上市的活贝类提出了卫生标准。但由于各国毒素分布状况有一定差异,我国沿海贝类毒素分布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卫生标准难以反映毒素实际存在情况;再加上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完善的贝类监测、检测手段及标准毒素。所以贝类水产品的质量改观不大。在2000-86-EC决议中,贝类仍被列为“不满意”和需进一步努力的产品行列。
贝类毒素是由海洋中的有毒藻类通过食物链传递给藻食性的贝类,并在其体内蓄积、放大、转化形成的有毒高分子化合物,食用含有贝类毒素的贝类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根据中毒症状及机制的不同,贝类毒素主要分为4类:即腹泻性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遗忘性贝类毒素、及神经性贝类毒素。据统计,全球由藻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中,87%是由麻痹性贝类毒素引起的,而第二位的腹泻性贝类毒素也占5%的比例,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也是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国际上普遍接受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最大限量分别为80ug/100g贝肉以及20ug/100g贝肉。
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并脱去部分乙酰基后生成的衍生物,来源丰富,无毒。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天然状态的壳聚糖大部分为粉末状,作为吸附载体,使载体和吸附物都难以回收,从而限制其应用。在特定的条件下,壳聚糖能发生水解、烷基化、酰基化、羧甲基化、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缩合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生成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壳聚糖衍生物,从而扩大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壳聚糖在蛋白相互作用、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疾病的诊断等方面都会应用到,具体为把蛋白固定到微球上,然后进行相关分析或者检测。目前,市场上多采用环氧或-CN基团作为活化基团。因为不同活化方式的用途不一样,所以,开发多种不同的活化方式才能满足科研的实际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生物毒素对于食品卫生行业的危害,需要一种吸附效率高,吸附效果好的一种用于吸附贝类毒素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未经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0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