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8060.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猛;王兴军;陈阳阳;王川;左安鑫;杜禹;顾成龙;赖敬容;李文燕;张耀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胡艾青;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区 地震 速度 体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
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并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井点位置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与井点位置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之比,所述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为根据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的速度梯度;
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
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与所述目的层和各个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得到校正后的工区地震速度体;
所述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包括:
对各井点的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上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与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系数比平面,所述梯度系数比平面中的值为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对应点的速度梯度系数比;
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除以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系数比平面中的值,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校正平面;
将在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确定为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并将在非井点处的所述速度梯度校正平面对应的速度梯度,确定为所述非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得到同一个层速度平面各点位置处的地震速度值;
根据以下公式一得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
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dv地震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之间的地震速度值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的位置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包括:
获取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
根据以下公式二确定井点参考速度梯度;
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dv井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井点之间的所述井点参考速度的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井点的位置距离;
根据以下公式三得到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
其中,r为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井点位置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为所述井点位置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和各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获得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校正平面;
将在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确定为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
将在非井点处的所述速度校正平面的地震层速度,确定为所述非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在各井点处的地震速度值;
获取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
判断所述地震速度值与所述井点参考速度在所述各井点处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执行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0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