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精砂制酸副产稀废酸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647.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平雄;潘远凤;石海信;罗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C01B17/90 |
代理公司: | 51231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宇杰 |
地址: | 53501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酸 硫精砂 制酸 废酸处理 副产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 预处理 澄清 漂白 漂白剂 二价铁离子 三价铁离子 固液分离 还原工序 回收利用 精细过滤 硫酸生产 不溶物 还原剂 偏钛酸 去除 还原 计量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精砂制酸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硫精砂制酸副产稀废酸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稀废酸经固液分离和精细过滤去除不溶物,得到澄清废酸;b、向澄清废酸中加入计量还原剂,将澄清废酸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得到预处理废酸;c、将预处理废酸送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中一洗偏钛酸漂白还原工序作为漂白剂回收利用。本发明的优点是:1)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硫精砂制酸副产稀废酸处理方法,解决了目前硫酸生产中大量稀废酸难以处理的问题;2)为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提供了新的漂白酸来源,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硫精砂制酸方法。
背景技术
硫精砂制酸指的是将亚铁(七水亚铁、含酸亚铁渣或四水亚铁)和硫磺按照固定比例掺烧制硫酸。在该过程中,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同时产生大量热诱导硫酸亚铁分解成三氧化二铁、二氧化硫、硫酸和三氧化硫,三氧化二铁经静电除尘直接气固分离得到产品铁红,经除尘预处理后的待转化气体中依然含有少量三氧化二铁粉末、三氧化硫(或酸雾)必须经过彻底净化,避免严重影响后工序转化效率及催化剂活性。因此该工艺均配套文丘里洗涤装置,采用定量的循环水对预处理待转化气体进行洗涤,彻底除去残留的三氧化二铁、三氧化硫和硫酸,循环液置换过程中产生了硫酸浓度15~30%的含大量杂质的废酸(以30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为例,废酸小时产量约10吨)。本发明中称之为“稀废酸”。
过去,硫酸厂通常对该稀废酸进行直接中和处理后排放,但该处理方法无疑会对环境造成较严重污染,现已基本淘汰。
随后部分厂家将稀废酸先经过固液分离装置(如CN过滤器)将稀废酸中三氧化二铁控制在100ppm以内,得到的清液直接用于硫酸装置干吸工段,该工艺有效的回收了稀废酸,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环境效益,但是其致命缺陷是得到的成品酸杂质含量较高,严重影响硫酸品质。
随着企业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企业的硫酸装置新增低位热回收装置(对高温成品硫酸的热量进行回收转化为饱和蒸汽的装置),但传统稀废酸回收工艺中硫酸里的大量杂质在低位余热回收装置上产生结垢,严重影响该装置对硫酸中余热的回收,以年产30wt硫精砂制酸装置为例,正常情况下低位余热装置可回收20吨/小时饱和蒸汽,系统结垢后只能回收约10吨/小时饱和蒸汽,导致低位热回收效果很不理想,反而还增加了系统维护成本和生产难度。
由于稀废酸的产量很大,且浓度低,杂质含量高,到目前为止,稀废酸的处理问题仍然缺少很好的解决方案。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可概括如下:
(1)用钛精矿或酸溶性钛渣与硫酸进行酸解反应,得到硫酸氧钛溶液;
(2)水解硫酸氧钛溶液得到粗偏钛酸浆料;
(3)对粗偏钛酸浆料进行水洗、盐处理,得预处理偏钛酸;
(4)预处理偏钛酸送入转窑煅烧产出TiO2产品。
其中,对粗偏钛酸浆料进行水洗的工艺具体为:
(1)一次水洗:对粗偏钛酸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一次滤饼;对一次滤饼进行水洗以去除其中铁离子,得到一洗偏钛酸饼;一洗偏钛酸饼加水打浆,得到一洗偏钛酸浆料;
(2)漂白还原:往一洗偏钛酸浆料中加入漂白剂和还原剂进行漂白,并加入煅烧晶种,得到漂白料浆;目前通用的方法是使用质量浓度为98%的硫酸进行漂白;
(3)二次水洗:对漂白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二次滤饼;对二次滤饼进行水洗以进一步去除其中铁离子,得到二洗偏钛酸饼;二洗偏钛酸饼加水打浆,得到二洗偏钛酸浆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稀废酸的处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精砂制酸副产稀废酸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