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物理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352.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德森;姚世平;刘光中;韩啸;于建兵;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G16H70/00;A61B5/11;A61B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人体组织 输出控制系统 物理治疗装置 诊疗一体化 采集系统 物理因子 物理治疗 主控系统 图像 红外光 物理治疗因子 采集 量化 可见光 技术实现 接收图像 评估结果 图像诊断 诊断结果 诊断评估 自动生成 病患 个性化 存储 自动化 处方 输出 诊断 疾病 分析 | ||
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物理治疗装置,包括像采集系统,采集人体组织图像;物理因子输出控制系统,产生相应强度物理治疗因子并作用于人体组织;以及主控系统,接收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的人体组织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并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将治疗方案输出至物理因子输出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可见光、红外光等图像诊断技术实现病患的自动化及量化诊断,并通过主控系统中存储的大量处方模板自动生成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根据每名患者所患疾病的量化值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物理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每次物理治疗时都将对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治疗方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物理治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物理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一方面,可见光、红外光等成像诊断技术具有对人体无射线及创伤伤害、对环境无辐射污染、可实时快速获取人体组织功能状态等优点,已经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例如,中华医药学会第十七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临床报道专栏,415页)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辨证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询杂志(2010年9月上,第2卷第17期,136页)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对肩周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同时,功能完善的红外成像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光机扫描型、热电致冷红外焦平面型、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型等多种类型的成熟产品。
另一方面,物理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急慢性损伤、风湿病、感染及非感染炎症、皮肤病、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物理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声、光、冷、热、电、力(运动和压力)等物理因子,针对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障碍或病变,采用非侵入性、非药物性的治疗,以达到恢复身体原有生理功能的效果。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手工方式实施(例如按摩、康复训练等),更多时候则需要借助物理治疗装置才能实施。现有的物理治疗装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物理治疗方案的制定严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水平,且普遍缺乏客观依据,针对高水平医生资源比较匮乏的中小型医院和社区门诊,无法保证医生所给出的物理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二是医生通常仅能对病患做出定性判断,给出较为通用的治疗方案,难以精准判定病患级别并给出精准的治疗参数(例如激光照射的功率、时长、频次等量化参数);三是每个治疗方案通常对应一个疗程,而一个疗程通常包括多次物理治疗,从首次治疗开始直至疗程结束,期间医生一般不会也无法实时掌握患者每次物理治疗后的康复情况,因此难以对每次物理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跟踪与评价,也无法实时调整优化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同时具备诊断和治疗功能,诊断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高,治疗方案可自动生成、可实时调整优化,治疗参数设定精准、康复效果好的诊疗一体化的物理治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物理治疗装置,包括图像采集系统2,用于采集人体组织图像;物理因子输出控制系统3,用于根据治疗方案产生相应强度物理治疗因子并作用于人体组织;以及主控系统1,用于接收图像采集系统2采集的人体组织图像,对人体组织图像进行分析并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将治疗方案输出至物理因子输出控制系统3。
进一步,所述图像采集系统2包括可见光图像采集装置和红外线图像采集装置。
进一步,所述物理因子输出控制系统3输出的物理治疗因子包括声、光、冷、热、电、力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主控系统1包括图像诊断系统11,用于对图像采集系统2采集的人体组织图像进行处理和比对分析,找出图像中形态或温度异常的部位和范围,判定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预设的处方数据中匹配并生成相应的治疗方案。
进一步,所述主控系统1还包括本地数据管理系统12,用于存储预设的处方数据和患者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