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棒材及其锻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6474.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04;C22C38/02;C22C38/44;C22C38/42;C21D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棒材 锻造 机械性能 耐磨性能 成材率 耐腐蚀 耐锈蚀 伸长率 收缩率 拉伸 不锈钢 制备 能耗 | ||
1.一种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2-0.06%、Mn1.2-2%、Si0.5-1%、Cr16-20%、Ni6-11%、Mo0.3-0.5%、Cu0.3-0.5%、N0.03-0.09%、P≤0.04%、S≤0.03%,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3-0.045%、Mn1.5-1.8%、Si0.6-0.9%、Cr17-18.5%、Ni7-10%、Mo0.35-0.45%、Cu0.35-0.45%、N0.05-0.08%、P≤0.04%、S≤0.03%,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4%、Mn1.55%、Si0.75%、Cr18%、Ni8%、Mo0.4%、Cu0.4%、N0.06%、P≤0.04%、S≤0.03%,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45%、Mn1.65%、Si0.65%、Cr17.5%、Ni9.5%、Mo0.47%、Cu0.38%、N0.075%、P≤0.04%、S≤0.03%,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材的拉伸强度为700-76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材的伸长率≥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材的收缩率≥5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不锈钢棒材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材料检验—入库—下料—加热—辊锻制坯—预锻—终锻—切边—热校正—固溶处理—抛丸—外观检查—渗透探伤—酸洗钝化—终检—包装—入库;
其中,所述下料:采用高速圆盘带锯将长度为6mm的棒料,切割成定长棒料;
所述加热:通过中频感应加热炉,在设定的节拍的条件下,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1180℃,温度保持稳定至定长棒料出炉;
所述辊锻制坯:通过对最终产品的的截面分析,绘制出产品的等轴截面图,将等轴截面图转化为所需要的毛坯图,通过设计相应的辊锻模,将加热出炉的定长棒料,通过辊锻的方法,将坯料辊扎成毛坯图的形状,将定长棒料坯料辊扎成毛坯;
所述预锻:将辊扎成的毛坯,在预锻模具的作用下,初具产品形状,得到预锻坯料;
所述终锻:将预锻坯料在终锻模具的作用下,完成产品的形状,得到终锻形成的产品,并收集多余金属挤压到终锻模型腔;
所述切边:将多余金属与终锻形成的产品在切边模具的作用下分离开来,将多余的废料去除,形成最终产品形状,再进行后续处理,及热校正—固溶处理—抛丸—外观检查—渗透探伤—酸洗钝化—终检—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4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