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5761.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玲;匡轩;刘昭轩;孙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51/70 | 分类号: | C07D251/7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探针由三聚氰氯和L‑丝氨酸一步反应制得。该制备方法,易操作,原料成本低廉,反应过程容易控制,产品纯化处理简单,收率高,纯度高。该分子探针不仅应用于有机溶剂中Cu(II)离子含量的检测,还可目视定性检测。在分析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环境污染,最终均会回归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铜离子通过食物链的逐级放大过程,最终也能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鉴于铜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方面产生的巨大危害,我国国标规定下列食品中铜含量不能超过:粮食10mg/kg、豆类 20mg/kg、蔬菜 10mg/kg、水果 10mg/kg、肉类 10mg/kg、水产类 50mg/kg、豆类 5mg/kg (GB5009.13);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饮用水中铜离子的含量,不能超过20μM。
当前,检测铜离子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石墨烯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铜离子准确可靠,但仪器价格昂贵,使用人员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近年来,其它检测铜离子的探针也不断出现,例如,水溶性硅量子点探针检测法,由于其具有极佳的亲生物性和光学性能,作为一种新的纳米材料备受关注,其制备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物理法能方便调控硅量子点粒径,但它需用昂贵仪器,更重要的是,物理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硅量子点水溶性差的难题;相对于物理法,化学法得到了更快发展;目前,化学刻蚀法是硅量子点合成较为常用的化学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但大量合成硅量子点时,难以控制粒子的尺寸分布,且需要使用剧毒化学试剂 HF[分析化学,2016,44(3):367-376]。因此, 探索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且原料成本低廉,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铜离子探针的制备方法,且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响应快、选择性好等优点的检测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任务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且原料成本低廉,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之二是提供该分子探针的用途,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金属铜离子响应时间短,且不存在共存离子影响检测,检测仪器成本低、分析效率高、操作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低。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由三聚氰氯和L-丝氨酸反应制得,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
2. 一种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向30-40 mL水中,加入0.031-0.033 mol的L-丝氨酸、0.062-0.066 mol 碳酸钠,冰浴搅拌10 min后,在5-10 min滴加三聚氰氯溶液,100 ℃,搅拌8-10小时,冷却到室温,抽滤,用2-5℃水洗涤三次,70 ℃干燥,制得荧光探针,产率90-93%;
所述三聚氰氯溶液,是0.01 mol三聚氰氯溶于20-30 mL的 1,4-二氧六环得到的混合溶液。
3. 如上所述的分子探针作为检测铜(II)离子的应用
(1)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分子探针分子,配成探针分子DMF储备液,该储备液为无色;准确称取铜盐溶于DMF中,配成铜盐DMF储备液;
所述铜盐,选自下列之一:硝酸铜、氯化铜和硫酸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蹄笋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修用便捷式切割瓷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