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5186.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起;樊向阳;吴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司睿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尹英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钢筋 组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包括钢筋笼和护筒,钢筋笼包括主筋和箍筋,主筋的周缘设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且成对安装的耳筋,各耳筋上均焊接具有预设长度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均设有卡接组件,护筒上焊接有多个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与支撑杆的卡接组件相互卡接配合以使钢筋笼垂直固定在护筒的内侧壁上。本发明将钢筋笼和护筒之间通过两组支撑杆和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固定,可以有效保证钢筋笼的垂直度,而且提高了钢筋笼的固定效果,即便在后期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不易产生位移,提高了桩体整体的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结构是房屋、公路、桥梁和码头等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基础结构;其中,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操作简单、无振动及噪音及挤土效应的混凝土技术。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大量实践案例表明,钻孔灌注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强的稳定性,即混凝土浆液渗透至土层深处,能使土层与灌注桩体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地基更加牢固可靠,同时灌注桩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从而对土层产生压实效果;钻孔灌注桩对土层起着较好的渗透、压密及劈裂作用,且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能使土层更加稳固。
目前,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笼的垂直度会破坏桩身,钢筋笼的垂直度需要凭操作人员的感觉估计,易反复纠正,同时,钢筋笼的固定效果也会导致钢筋笼的垂直度出现偏差,从容影响桩体整体的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避免人为反复调整钢筋笼的垂直度,提高钢筋笼的固定效果,便于后期浇筑混凝土,提升现场安装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包括钢筋笼和护筒,所述钢筋笼包括主筋和箍筋,所述护筒包括两个呈半环形对称结构的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主筋的周缘设有至少两组相互平行且成对安装的耳筋,各所述耳筋上均焊接具有预设长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均设有卡接组件,所述护筒上焊接有多个与各耳筋位置相应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支撑杆的卡接组件相互卡接配合以使所述钢筋笼垂直固定在所述护筒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挡板、第一杆体、锥形体结构、第二杆体、凹槽结构、第三杆体以及V形结构,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支撑杆的预设位置处,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三杆体依次连接在所述挡板的侧方位置,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锥形体结构,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连接处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连接处设有V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端部设有呈块状结构的勾件,当所述支撑杆插入套筒时,所述勾件被限定于所述支撑杆的挡板和锥形体结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设有一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凹槽结构位置和形状相应的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的凹槽结构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设有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设有V形突出部,所述V形突出部用于抵靠所述第三杆体的V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连接套筒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灌注桩钢筋笼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预埋第一护筒以及第二护筒,将所述第一护筒置入目标安装位置并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护筒与所述第一护筒之间保持预设间距;
步骤S02、将各支撑杆焊接在所述钢筋笼的耳筋上,将各固定底座焊接在护筒的预设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司睿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司睿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