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中空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4529.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帆顺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0 | 分类号: | C08L53/00;C08L23/06;B29C4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5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树脂基料 聚乙烯树脂 低温抗冲击 聚丙烯树脂 制备 熔体流动 中空制品 聚丙烯 抗冲聚丙烯树脂 高密度聚乙烯 嵌段共聚物 低温冲击 挤出成型 耐热性能 丙烯 造粒 乙烯 合格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将60~95wt%聚丙烯树脂基料和5~40wt%聚乙烯树脂基料均匀混合后造粒制得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基料为丙烯和乙烯的嵌段共聚物,所述聚乙烯树脂基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聚丙烯树脂基料熔体流动速率为0.1‑2.0g/10min,所述聚乙烯树脂基料熔体流动速率为0.1‑1.0g/10min。该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聚丙烯树脂基料和聚乙烯树脂基料进行配混得到低温抗冲聚丙烯树脂,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挤出成型温度,可得到合格率较高的聚丙烯中空制品,所得制品本身强度和耐热性能更加优异,可满足低温冲击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中空制品。
背景技术
聚乙烯(PE)是塑料中空吹塑成型材料中最早实现商品化生产的品种,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品种。目前,以PE为原料生产的中空制品的产量占到世界挤出吹塑制品总产量约三分之二,其中,中小型中空制品对聚乙烯的需求量较大,约占80%。普通聚丙烯(PP)的熔体强度较低,吹塑过程中抗熔垂性能较差,因此应用于中空制品方面的研究很少,然而,聚丙烯相对密度比聚乙烯小,加工性能优良,而且聚丙烯的耐热性比聚乙烯好,当聚丙烯应用于中空制品时,相比于PE制品,既可以节约用料,降低成品,而且所得制品本身强度和耐热性能更加优异,但是聚丙烯冲击性能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明显不佳,制品很难满足低温冷藏应用需求,因此,研究开发适用于中空制品的低温抗冲PP专用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市场价值和前景。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聚丙烯冲击性能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明显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吹塑工艺制备中空制品的低温抗冲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合适分子量大小和分布的聚丙烯树脂基料和聚乙烯树脂基料进行配混得到低温抗冲聚丙烯树脂,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挤出成型温度,可得到合格率较高的聚丙烯中空制品,相比于传统聚乙烯中空制品,既可以节约用料,降低成品,而且所得制品本身强度和耐热性能更加优异,制品满足低温冲击要求。
本发明的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60~95wt%聚丙烯树脂基料与5~40wt%聚乙烯树脂基料均匀混合后造粒制得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基料为丙烯和乙烯的嵌段共聚物,所述聚乙烯树脂基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聚丙烯树脂基料熔体流动速率为0.1-2.0g/10min,所述聚乙烯树脂基料熔体流动速率为0.1-1.0g/10min。
优选的,基料配比为:70~80wt%聚丙烯树脂基料和20~30wt%聚乙烯树脂基料。
优选的,所述嵌段共聚物中,乙烯含量为3-8wt%。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树脂基料熔体流动速率为0.3-0.7g/10min。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树脂基料熔体流动速率为0.2-0.5g/10min。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根据所述方法制备的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所述低温抗冲击聚丙烯树脂适合挤吹工艺制备中空制品。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由所述的低温抗冲树脂制备的聚丙烯中空制品。
由所述的低温抗冲树脂通过挤吹工艺,控制挤出温度为200-220℃,制备得到的聚丙烯中空制品壁厚均匀,无应力发白迹象,同时也保持了聚丙烯应该具有的强度、耐热和耐化学试剂性能,适合制备大小为0.5-4L的中空制品,制品满足低温冲击要求。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帆顺包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帆顺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