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4323.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磊;张大林;李先庭;李荣嘉;荣星月;石文星;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30/06;F24S10/95;H02J7/3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 换热模块 光热模块 热泵模块 热管理 一体化系统 复合热泵 热量交换 双源 供暖 太阳能 供热 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光伏发电效率 热泵供热系统 太阳能利用率 模块化设计 一体化结构 空调领域 热管循环 综合能量 空气源 施工量 背板 生产 | ||
1.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光热模块(1)、三介质换热模块(2)、热泵模块(3),光伏光热模块(1)上方安装三介质换热模块(2),光伏光热模块(1)和三介质换热模块(2)为一体化结构,三介质换热模块(2)和热泵模块(3)连接;
光伏光热模块(1)和三介质换热模块(2)进行热量交换;
三介质换热模块(2)和热泵模块(3)进行热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伏光热模块(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玻璃盖板(13)、空气夹层(14)、光伏电池组件(11)、热管集热器(12)、保温层(15);
热管集热器(12)包括上集管(121)、下集管(122)、垂直立管(123),上集管(121)和下集管(122)通过竖直设置的垂直立管(123)连接;
热管集热器(12)上面安装光伏电池组件(11),温度传感器(16)紧密安装于光伏电池组件(11)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介质换热模块(2)包括散热风扇(21)、第一介质气体集管(22)、第一介质液体集管(23)、第二介质气体集管(24)、第二介质液体集管(25)、第一介质水平管(26)、第二介质水平管(27)和散热翅片(28);
第一介质气体集管(22)和第一介质液体集管(23)通过水平设置的若干组第一介质水平管(26)连接;
第一介质水平管(26)外部设置第二介质水平管(27),第二介质气体集管(24)和第二介质液体集管(25)通过第二介质水平管(27)连接;
第二介质气体集管(24)和上集管(121)连接,第二介质液体集管(25)和下集管(122)连接,
上集管(121)、下集管(122)、垂直立管(123)、第二介质气体集管(24)、第二介质液体集管(25)、第二介质水平管(27)内部均充注相变工质,构成热管循环;
第二介质水平管(27)外部设置散热翅片(28),沿散热翅片(28)空气流通方向设置若干个散热风扇(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模块(3)由制冷剂管路上依次设置的压缩机(31)、水冷冷凝器(32)、节流装置(33)构成;
压缩机(31)进口与第一介质气体集管(22)连接,节流装置(33)的出口与第一介质液体集管(23)连接;
所述制冷剂管路内部充注制冷剂,构成热泵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模块(3)与若干组三介质换热模块(2)和光伏光热模块(1)组成的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垂直立管(123)为铜管、平行流多孔扁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水平管(26)和第二介质水平管(27)为铜管、平行流多孔扁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源复合热泵与光伏热管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管集热器(12)液体管路中设有驱动工质循环的毛细芯或液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3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空调
- 下一篇:一种干工况制冷的变频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